財聯社7月2日訊(編輯 史正丞)代表著夏日時光的7月才剛開始,北半球的居民們就已經身處往年盛夏時節才能體驗到的炙烤模式。
來自歐洲、亞洲多國的官方氣象數據也證實,今年的極端高溫的確要比往年來得更早、更猛烈,不僅“粉碎”了一系列有史以來的6月高溫紀錄,而且在7月初就開始向歷史極端高溫紀錄發起沖擊。
6月頻現極端高溫
西班牙國家氣象局Aemet本周報告稱,該國剛剛經歷了“極度炎熱”的6月,平均氣溫達到23.6攝氏度。這個數據不僅“徹底打破了紀錄”,甚至超過了7、8月份的正常平均水平。
英國氣象部門也披露,英格蘭地區6月16.9攝氏度的平均氣溫創下歷史新高,而整個英國則經歷了188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熱(歷史極值在2023年出現)的6月。
這一波反常的熱浪與歐洲大陸上空的“熱穹頂”現象有關。它的原理如同給沸騰的鍋蓋上蓋子——高壓系統將熱空氣困在下方,不斷壓縮形成“穹頂”結構,這會導致持續晴朗無云的天氣,空氣靜止且缺乏降溫的涼風。在歐洲之前,前兩周美國也出現了引發多地40攝氏度高溫的“熱穹頂”。
而在亞洲,日本氣象廳7月1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該國經歷了自189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熱6月。上月平均氣溫較1991至2020年的同期均值高出2.34攝氏度,碾壓了2020年(高出)1.43攝氏度的原紀錄。
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極端高溫歸因于西風帶北移和強盛的太平洋高壓系統,導致大多部分地區出現本應屬于7、8月份的大氣環流形勢。在該部門檢測的914個地點中,由196處刷新了當地的6月氣溫紀錄。
相較于集體創新高的平均氣溫,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6月底、7月初就出現的極端異常高溫。
西班牙方面表示,上周六(6月28日)該國西南部埃爾格拉納多地區出現46攝氏度的極端高溫,若經核實將創下西班牙的6月氣溫紀錄。熱門旅游城市巴塞羅那的6月平均氣溫達到26攝氏度,打破了自1914年有記錄以來的極值,同時也在周一(6月30日)出現37.9攝氏度的高溫。
葡萄牙氣象部門也確認,6月29日在里斯本以西的莫拉鎮測得46.6攝氏度的氣溫,刷新了葡萄牙大陸地區的6月單日最高氣溫記錄。
法國氣象部門也警告稱,本周部分地區會出現40攝氏度及以上的高溫。受此影響,法國全境周二停課的學校數量大幅增加至近1900所。
同時巴黎地標建筑埃菲爾鐵塔也宣布,由于極端熱浪天氣,塔頂的觀景平臺周二和周三全天關閉。一層和二層的平臺仍正常開放,但工作人員建議未預訂門票的旅客推遲參觀計劃。鐵塔所在的巴黎大區,也時隔5年首度發布極端高溫最高級別的紅色警報。
法國生態轉型部長阿涅斯·潘尼爾-魯納徹周三透露,由于“高溫相關疾病”,該國已經有兩人身亡。
無獨有偶,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知名景點原子球塔也因為高溫縮短了開放時間,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二次出現這種情況。這座建筑是放大1650億倍的鐵分子模型,由9個原子排列成立方體結構。但這座1958年建成的設施并未考慮極端高溫情況,其獨特的不銹鋼球體吸熱蓄熱,導致高溫天氣時內部酷熱難耐。
與歐洲大部分區域一樣,比利時皇家氣象研究所也在周二和周三連續發布高溫預警,警告氣溫可能會攀升至37攝氏度。
好消息是,歐洲多數區域的天氣預報均顯示,未來幾天將迎來一波降雨和顯著降溫的過程,致命熱浪將暫時消退一段時間。
地球的新常態
面對歐洲的極端高溫,在西班牙參加第四次發展融資會議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周一表示,極端高溫不再是罕見事件——它已成為新常態。地球正變得愈發炎熱和危險,沒有國家能夠幸免。古特雷斯同時呼吁“現在需要更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
古特雷斯發聲時,他所在的塞維利亞當天氣溫最高飆升至42.6攝氏度。
對于這一輪極端高溫,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的主任卡洛·布翁坦波表示:“歐洲部分地區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高溫天氣,這確實非常反常,但不令人意外。因為隨著氣候變化,我們注定會遭遇更強烈、更持久、更頻繁的熱浪,這正是我們正在見證的現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