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外部風險難消,國內穩經濟的重任在肩,貨幣寬松政策開路,資金面友好,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預計債券收益率震蕩下行的概率較大。
本刊特約 鄭葵方/文
上半年回顧:債券收益率先上后下
2025年上半年債券收益率走勢先揚后抑,以3月17日為分水嶺。
從年初到3月17日,債券收益率主要以震蕩上行為主,尤其短端上行幅度明顯大于長端,收益率曲線呈現熊平特點。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最低點1.60%左右,最高上行至3月17日的1.90%,上行了30BPs(基點);同期1年期國債較最低點1.06%上行52BPs至1.59%。
推動債券收益率大幅上行的原因主要:一是我國四季度GDP、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同比增速和新增社融、信貸數據均超預期。二是央行1月起暫停在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加之穩匯率目標占上風,市場降準降息預期屢屢落空,MLF縮量續作不及預期。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對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減貨幣政策傳導的市場行為加強規范。市場貨幣寬松預期修正。三是資金面收斂,年初至3月17日期間,資金利率DR007中樞在1.93%,大幅高于去年12月中樞1.71%,明顯超過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有債券的票息收入覆蓋不了資金成本,促使部分機構降杠桿。四是Deepseek橫空出世,宇樹機器人亮相春晚,驚艷世界,中國科技資產估值重定價,推動A股強勁上漲,上證綜指3月中旬升破3400關口,引發債券型基金贖回增多,基金和券商的債券賣盤增加,打壓債市做多情緒。五是銀行面臨負債壓力,一季度對債券的配置需求減弱,且兌現部分浮盈債券。
3月18日至6月末,債券收益率震蕩下行為主。截至6月23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3月17日下行25BPs至1.64%,1年期國債下行23BPs,收益率曲線呈牛平態勢。
該階段債券收益率下行主因:一是美國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遠超預期,中國予以反制,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二是A股受關稅沖擊而大幅調整,基金的債券避險買盤增加,債市做多情緒恢復。三是貨幣政策寬松程度超預期,5月7日,潘功勝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降息10BPs,帶動LPR同步下行10BPs,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25BPs等。一系列寬松措施多管齊下,國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行也啟動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提升了債券投資的性價比。四是資金面寬松,3月18日至6月末DR007中樞大幅下行25BPs至1.68%,債市加杠桿購債行為增多,債市杠桿率較3月17日提升1.5個百分點最高至6月19日的108.1%。同時,銀行負債端壓力有所緩和,加大了配債力度。
下半年展望:債券牛市未央
下半年債券市場將在外部風險、國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股債聯動等多維度因素的影響下,呈現出復雜的運行格局。
外部風險此起彼伏,為我國債券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支撐。美國與中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于8月14日結束,中美關稅談判進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若談判順利推進,將緩解市場的緊張情緒;反之,則可能引發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升溫,資金將流向避險的債券市場,利好我國債市。
在國內經濟方面,政策導向與供需關系的共同作用。6月24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作《國務院關于2024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指出,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面。
7月底將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部署將成為重要的政策指引。若中美關稅談判未取得良好進展,國內可能會出臺增量財政刺激措施,以對沖外部壓力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財政增量政策一般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出臺,以推動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從形式來看,財政增量政策多是增發國債(或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有專家建議,可以考慮將2026年2萬億元化債額度提前到2025年下半年發行,進一步減輕地方償債壓力。
若8月中美經貿磋商未能取得成果,不排除最后期限順延的可能。若中美經貿關系出現超預期走弱,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中國財政政策可能加碼,推出新的增量政策,預計9月以后政府債券供給量可能擴大。長期和超長期國債的一級市場招標情況,將成為觀察市場做多情緒變化的重要窗口。若長期和超長期國債的一級招標結果顯示需求旺盛,表明市場做多情緒濃厚;反之,則可能體現市場對債券供給壓力的擔憂,帶動二級市場債券收益率反彈。
在貨幣政策方面,流動性管理與利率引導的平衡。面對外部風險層出不窮的復雜局面,中國需保持戰略定力。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躍遷的關鍵期,貨幣政策寬松將繼續為經濟轉型升級保駕護航,為債券市場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5月7日,央行推出降準、降息等十類寬松貨幣政策。5月底,公布包括結構性工具在內的各類貨幣工具對市場的流動性投放情況,展現出央行在貨幣政策操作上更加透明化的態度。6月兩次操作買斷式逆回購共計1.4萬億元,當月凈投放2000億元。一系列流動性的投放,使得6月截至24日隔夜回購利率DR001中樞為1.39%,已低于7 天逆回購操作利率1.40%,顯示貨幣政策偏向寬松的態度。
5月降準降息后,銀行存款掛牌利率開啟了新一輪的下調,可能導致存款搬家現象加劇,進而降低銀行負債的穩定性。為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央行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以穩定銀行的負債端。同業存單利率作為反映銀行負債壓力的重要窗口,其變化值得重點關注。若同業存單利率明顯下行,將打開債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間;反之,若存單利率易上難下,則債券收益率下行將面臨阻力。
在極端情景下,如果中美關系超預期惡化,加之美聯儲9月或重啟降息,將打開國內新一輪降準降息空間,債券收益率有望突破前低1.60%的可能。
在股債聯動方面,股市主升浪行情對債市的傳導效應。上半年 A 股市場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表現偏強。截至6月24日,上證綜指較年初上漲了4.8%,跑贏美股標普500指數。
受益于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240小時免簽政策開放,更多的外國人來華旅游,直觀見證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科技發展水平,未來對中國的投資有望增多,證券投資將成為重要渠道。9月3日,中國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盛大閱兵,將在展示新一代傳統武器裝備的基礎上,也安排部分無人智能、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聲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閱。這將展現新時代中國新質生產力在軍事領域的全面奮進和飛躍,必將大大提振世界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
下半年,外圍風險波動中暗藏機遇,中國政策托底構建股市安全邊際,加之科學技術突破與應用落地的雙向驅動,消費科技與產業升級的協同共振,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化資金吸引力,股市情緒與估值修復形成合力,中國股市或在迎來由政策催化、科技突破與資金充裕共同驅動的主升浪行情。股市的走強將通過股債蹺蹺板效應施壓債市,廣義基金和券商等交易型機構對債券的需求可能減少。然而,若股市震蕩調整,資金將回流債市,債券收益率則下行。
綜合來看,下半年,外部風險難消,國內穩經濟的重任在肩,貨幣寬松政策開路,資金面友好,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預計債券收益率震蕩下行的概率較大。資金面寬松的環境,將持續利好短債。截至6月24日,中國國債從(3-1)年期限利差到(10-1)年期限利差處在歷史5.0%-6.0%分位數附近,為歷史很低水平,未來期限利差有走擴的可能,可以視情況采取做陡收益率曲線的策略,即買短債、賣長債。但若新一輪降準降息周期開啟,市場預計利率仍處在下行趨勢時,投資者會拉長久期,推動長債收益率更快下行,債市則呈現牛平走勢。
雖然中國債券市場中期牛市的趨勢未改,但短期不確定性上升。要密切關注國內財政政策對沖外部風險的力度是否超預期,以及股市主升浪行情到來對債市做多情緒的影響。投資者需在把握趨勢的同時,加強對市場波動的應對,通過跟蹤國內外時事政治、分析宏觀經濟變量和提早察覺相關市場變化,來優化投資組合策略,降低市場風險,博取價差收入。同時,也可利用債券收益率階段性反彈時機,逢高配置加倉,獲取更好的收益。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經理,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所在單位無關,不代表本刊立場。)
本文刊于06月28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