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王義卓 通訊員 韓學苗) 6月26日,西安市未央區廣運潭西路社區居民胡大媽專程來到公安浐灞分局辛家廟派出所,將兩面飽含深情的錦旗交到值班領導的手中。錦旗上,“真心為民辦事,傾心為民解憂”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金色大字,無聲訴說著老人半年多來的感激。“這半年多虧了陳警官,謝謝派出所培養出這么好的警察!”胡大媽動情地說。這面錦旗的背后,是社區民警陳大本用腳步丈量民情、以行動溫暖民心的一段感人故事。
去年年底,陳大本在一次日常入戶走訪中了解到,胡大媽與患有殘疾的兒子劉某某相依為命。這個家庭不僅收入微薄,沉重的醫療費用更是一座大山。更讓胡大媽憂心的是,由于不熟悉政策加之行動不便,兒子的殘疾證一直未能辦理,導致許多醫療救助政策無法享受。“孩子得定期治療,花費實在太高了……”胡大媽話語中的無奈與那份深沉的母愛,深深觸動了陳大本。
盡管胡大媽一家的戶籍并不在辛家廟,陳大本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承諾:“這事我來幫您跑跑看!”此后,他化身“跑腿專員”,他耐心請教衛健委工作人員政策細節,并聯合其居住地街辦和社區,推動召開“警社共治”會議專題研究殘疾證辦理及后續醫療救助事宜,最終難題得以解決。不僅如此陳大本定期關心劉某某的治理情況給予胡大媽精神上的鼓勵。隨著一件件困擾的化解,胡大媽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臉上也多了些許笑容。
“您高尚的人格,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令我淚目。”這是胡大媽通過“連心警務”微信給陳大本發來的的消息,而陳大本的回復質樸而簡單:“愿一切安好,加油!。”在他心中,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就應主動擔當,全力以赴。
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往往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生計與希望。陳大本以真心換真情的實踐,正是基層民警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的生動縮影。今年陳大本被市公安局評為落實“531”警務機制優秀民警。
辛家廟派出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派出所將持續深入踐行市公安局“531”預防警務機制,不斷做優民生警務,努力讓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