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的決策室內,一場關于國家前途的外交博弈正在無聲上演——9月3日北京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邀請函,成了李在明上任后最燙手的政治考題。
韓聯社7月2日披露,中國已通過外交渠道詢問韓國總統李在明能否出席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這一消息讓剛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李在明政府陷入兩難。
就在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臨時取消了與李在明的會晤,被視為對韓國新政府平衡外交的警告。如今中方邀請接踵而至,李在明被推到了中美博弈的最前沿。
平衡術初露鋒芒
6月4日,李在明以0.7%的微弱優勢當選韓國總統,這位進步派領導人一上臺就展現出與前任尹錫悅截然不同的外交風格。
他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拋出八字方針:“不分陣營推進外交”,這短短一句話終結了尹錫悅時代“親美一邊倒”的國策。
李在明的行動比口號更為犀利
面對美國要求將韓國軍費提升至GDP 5%的壓力,青瓦臺強硬回應“國防預算自主權不容談判”,他同時缺席北約峰會,四年來首次打破韓國領導人參會的慣例。
更令美國不悅的是,李在明推動三星保留30%先進制程產能于本土,這一舉措被美方批評為“破壞芯片四方聯盟”。
在外交舞臺上,李在明特意佩戴破損太極旗徽章出席國務會議,徽章破損處呼應韓國反日獨立運動歷史,點燃了韓國民眾的反日情緒。
“安全靠美國可以,產業鏈命脈不能全交出去”,這一策略直接戳破了美韓同盟的溫情面紗。
6月28日,李在明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強調:“在經濟問題上,時機就是一切”——中國市場的分量已不言自明。
中國市場成關鍵籌碼
李在明的外交轉向背后是冰冷的經濟現實
中國連續多年穩居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3600億美元,占韓國出口總額的22.8%。
韓國半導體產業30%的出口依賴中國市場,汽車等行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超過40%,尹錫悅時期追隨美國對華技術封鎖,導致韓國對華貿易額暴跌,年輕人失業率飆升。
這種經濟聯系在李在明當選后立即顯現
他尚未正式就職,中國就宣布恢復對部分韓企的稀土供應,釋放出明確善意,三星董事長李在镕隨即訪華,尋求加強中國供應鏈,挽救集團經濟危機。
“與中國交好不是‘親華’,是生存必需。”韓國企業界普遍認為,疏遠中國將直接沖擊其出口導向型經濟,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如能在APEC前達成,預計將為韓國創造180億美元年收益。
美國陰影下的自主夢
然而經濟自主的夢想始終籠罩著安全依賴的陰影
駐韓美軍存在七十余年,在韓國社會形成深厚的文化滲透和利益捆綁,李在明雖然倡導“自主平衡外交”,但無法擺脫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
半島局勢近期更趨微妙
朝鮮去年派兵支援俄羅斯,獲得大量軍事技術,導致半島局勢劍拔弩張。
李在明一上臺就下令停止對朝邊境廣播,朝鮮當天宣布同步停播——24小時內化解軍事對峙的“以退為進”,既降低安全風險,又斷了美國借緊張局勢強化控制的念想。
在臺海問題上,李在明展現出務實態度。他競選期間那句“韓國不該摻和中臺沖突”的表態,被外界視為給中方遞的“投名狀”。
他公開表示“反對中國霸權”,但強調“中韓經濟捆綁是命運共同體”,在臺海問題上主張“根據國家利益靈活應對”。
這一立場被解讀為“美軍別想用釜山基地干涉臺海”的潛臺詞。
但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已抨擊李在明“親華賣國”,警告若APEC期間中韓發表涉及臺海或南海的聯合聲明,可能觸發國會彈劾程序。
樸槿惠的教訓在前
面對中方邀請,青瓦臺表示將“考慮歷屆政府的相關決定”,這里的歷史參照只有一個:2015年,時任總統樸槿惠頂住美國壓力參加中國抗戰70周年紀念活動。
當時樸槿惠在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普遍缺席的情況下成為唯一出席的西方陣營國家元首。
她不顧美國反對出席活動,大談中韓“患難與共的歷史”,短期內確實提振了中韓關系,也拉動其國內支持率反彈。
如今歷史似乎正在輪回,李在明同樣面臨朝鮮問題壓力,而中國作為六方會談牽頭者,與朝鮮有特殊溝通渠道。
他需要中國協助斡旋,緩和南北關系,但若過度依賴中方,又可能重蹈樸槿惠覆轍。
平衡木上的艱難抉擇
美國反制已現端倪
特朗普臨時取消元首會晤只是開始,若韓國持續偏離“印太戰略”,貿易制裁或縮減聯合軍演都可能成為選項,特朗普對盟友的反復無常早有先例,強征“保護費”,甚至公開辱罵。
國內掣肘暗流涌動
在野黨國民力量黨攻擊李在明“對鄰國妥協投降”,指責其經濟政策“過度依賴中國”,韓國社會親美根基深厚,仍是平衡外交的潛在阻礙。
地緣政治變數陡增
就在李在明發表國會演說次日,中東局勢因美伊沖突再生波瀾,韓國70%進口石油依賴霍爾木茲海峽,這類地緣政治“黑天鵝”事件隨時可能壓垮小國的平衡木。
而中國的邀請時機微妙——正值特朗普冷落李在明之后。北京似乎有意測試這位韓國新總統的“實用主義”外交是競選辭令還是真實政策。
青瓦臺內部至今未就北京邀請做出最終決定,總統辦公室僅表示“韓中正在就李在明是否出席相關活動進行溝通”,同時強調需“顧全大局,考慮多重因素”。
無論李在明最終是否現身北京觀禮臺,這場外交考驗已暴露出中等國家在中美博弈中的艱難處境,韓國工廠的芯片流水線、首爾年輕人的就業數據,都在默默注視著這位走鋼絲的總統。
信息來源:
韓消息人士: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觀察者網2025-07-02
中方通過外交渠道詢問李在明總統能否出席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外交部回應——環球時報2025-07-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