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哪個層面看,不給這樣的企業以生存空間,都是必要的。
▲2023年6月,有學生在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吃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圖/社交平臺視頻截圖
文| 蘇士儀
據界面新聞報道,天眼查經營風險信息顯示,近日,“鼠頭鴨脖”涉事公司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新增一則注銷備案公告,注銷原因為決議解散。
2023年6月1日,一段視頻顯示,有學生在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吃出疑似為“鼠頭”的異物。3日,涉事學校發布通報稱,該異物系鴨脖,這樣的結論也得到了南昌市高新區市監局的背書。
但輿論對這一結論并不認同,隨著事情的發酵,當地更高層級的調查組介入,最終判定異物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并對涉事企業和法定代表人頂格處罰。由此,這場鬧劇般的食品安全事件才得以平息。
公開信息顯示,“鼠頭鴨脖”事件中,該食堂的承包方正是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因此,此番該公司擬注銷的消息一經傳出,就迅速引起了輿論的關注,不少拍手叫好之聲在社交平臺上涌現。可見,讓違反食品安全原則的企業“干不下去”,從根本上警示更多企業做好基礎的食品安全工作,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民心所向。
其實,稍加檢索就能發現,涉事企業曾被多次處罰。2023年12月,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布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因多次出現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的情況被罰款10萬元,三名責任人共計被罰款706萬元。
2024年5月,該公司因經營污穢不潔的食品再被處罰,涉及罰款金額高達數百萬元。另據報道,此前,該公司已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對于這樣一家提供餐飲、食品經營等服務的企業而言,這一系列出自監管部門的處罰,基本上已經從法律和監管層面宣布了其信譽的破產。加之其在“鼠頭鴨脖”風波中所造成的惡劣社會影響,公共輿論層面也早已對其“判了死刑”。
而對這樣一家已經在法律和輿論等多個層面均已形象破產的企業,相信很難再會有單位敢于購買其服務,這注定會對其日常經營造成相應的影響。沿著這個邏輯看,涉事企業選擇注銷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某種程度上,涉事企業的出局,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
事實上,無論從哪個層面看,不給這樣的企業以生存空間,都是必要的——不管是為了進一步保障好校園的食品安全,還是為了處罰違法違規經營的企業、鼓勵合規經營的企業健康成長,杜絕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而這家企業的出局,也將警示更多企業,必須恪守食品安全準則,否則,必將被市場用腳投票。
撰稿 / 蘇士儀(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李立軍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