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印度農業生產正遭受嚴重的化肥供應短缺問題,這一狀況已對農作物產量構成實質性威脅,并可能引發農產品價格波動。作為全球主要化肥進口國,印度約80%的特種化肥依賴中國進口。據行業權威人士透露,特種化肥進口中斷將直接影響精細農業和出口導向型農業的生產效率。
特種化肥(包括水溶性肥料和有機肥料等)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類肥料不僅能顯著提升作物品質和延長保質期,還能有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正逐步取代傳統補貼肥料的應用。面對供應中斷,印度政府正積極尋求替代進口渠道。
除特種化肥外,磷肥短缺問題同樣突出。作為印度農業生產的關鍵肥料品種,磷酸二銨在小麥、大豆等主要作物的種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作為全球主要磷肥出口國的中國,近期出口量出現顯著下降。統計數據顯示,相關產品出口量同比降幅超過90%,而出口價格則呈現兩位數增長。
全球磷肥市場價格持續攀升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首先是原料成本上漲,其中磷礦石作為主要原料(成本占比超50%),其價格自2021年起持續維持高位;其次是硫磺等輔料價格受國際形勢影響大幅上漲,進一步推高了整體生產成本。這一系列因素共同導致了當前全球化肥市場的供應緊張局面。
根據行業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6月末,中國磷酸二銨出口市場呈現價格上行趨勢,離岸報價區間為730-742美元/噸。市場預期顯示,主要供應商已針對7月下旬至8月船期提出745-760美元/噸的報價預案。同期印度市場磷酸二銨到岸價攀升至775-782美元/噸區間,反映出顯著的供需緊張態勢。
印度作為全球最大的磷酸二銨進口國,其供應結構具有完全依賴進口的特征,其中50%為成品直接進口,50%通過進口原料進行本土加工。當前供應鏈危機促使印度政府積極拓展多元化采購渠道,包括與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等主要生產國進行緊急磋商,但短期內難以實現供需平衡。
在印度關鍵種植季節,磷酸二銨供應短缺已引發區域性搶購現象。市場監測數據顯示,部分地區農民采購價格已攀升至1700-1800盧比/50公斤,顯著高于政府規定的1350盧比/50公斤的限價水平。雖然政府已對化肥企業提出規范市場行為的警告,但企業方面表示價格異常主要存在于分銷環節,呼吁加強地方市場監管力度。
為緩解供應危機,印度政府正加速推進國際采購談判。最新貿易數據顯示,6月印度與約旦達成781.5美元/噸(CFR)的進口協議,較前期515-525美元/噸的價格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此外,沙特阿拉伯SABIC公司以810美元/噸的報價參與市場供應,進一步印證了當前全球化肥市場的價格上行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