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行走人民城市 智學思創未來”2025年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修身主題活動暨普陀區第21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舉行。現場發布了6條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陽光行走”線路和12條長三角主題學習線路,舉行了第二批“大思政”聯建單位聯動儀式>
共融關愛,為城市文明筑牢人文根基
此次發布的6條主題學習線路分別為“與‘光’同行”“人民城市為人民”“行走人文新華 感受海派文化”“魅力濱江 文化樂途”“古風遺韻 魅力三林”“漫步濱江大道 走進城市驛站”,共涵蓋20個行走學習點。這些“陽光行走”線路同時設立了無障礙學習點,努力讓更多市民共享終身學習人文行走的樂趣。
現場還舉行了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第二批“大思政”聯建單位聯動儀式。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市民辦中小學協會、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的加入,將共同構建起聯建合作、資源共享的堅固橋梁,進一步拓寬育人格局,讓人文行走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平臺。
活動現場還帶來了《全民學習向未來》說唱表演、《跋涉思政征途 賡續民族精神》滬語創演、共融演唱《你是我的眼》等,希望通過多元形式,讓學習融入生活,讓素養扎根心靈,為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筑牢人文根基。
多維賦能,擘畫終身學習新藍圖
學習型城市的建設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協同參與。活動當天還為人文行走“陽光助殘”導學志愿者服務隊進行授旗,為“陽光助殘”導學志愿者授證,并贈送人文行走科普體驗聯名手賬。
為順應教育數字化發展趨勢,人文行走移動課堂研究專委會自2023年成立以來,已有七所社區學院加入,有效推動了人文行走移動課堂的發展。當天,與會嘉賓還跟隨虹口區社區學院行走微課《朝花夕拾,行?尋?憶》,在時空交錯中聆聽城市故事,在行走中領悟學習意義。
長三角地區目前已有上海六個區和江蘇、浙江、安徽六個市加入人文行走長三角區市聯盟。今年,人文行走長三角主題學習線路全新推出12條路線,滬蘇浙皖的線路點位和學習足跡在不斷跨區域延伸。現場還啟動了普陀區人文行走學習聯盟共建活動。
品牌效應,人文行走生態體系日漸成型
據了解,作為全國“特別受百姓喜愛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近年來,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持續加強工作創新,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終身教育領域的亮麗名片。2024年,參與人文行走線上打卡的市民就有50萬人次,參加線下活動的市民達到104萬人次,全年舉辦300多場精彩活動。
主辦方表示,人文行走作為市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形式,其價值和意義不僅在于知識的傳遞,更在于文化的傳承、素養的提升和文明的弘揚。未來,人文行走將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開發更多具有教育性、互動性的行走線路,提升學習的沉浸性和互動性。同時,將把人文行走與城市更新、數字化轉型、鄉村振興、社區治理等緊密結合,探索“行走+產業”“行走+公益”等新模式,打造全域、全時、全民的人文行走生態體系,進一步擴大輻射效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