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備考中,“抄材料”是繞不開的核心技能,但“抄”的境界直接決定分數層次。
許多考生因陷入照抄照搬的誤區,導致答案堆砌零散、缺乏邏輯,而真正的高手卻能通過“巧抄”,將材料轉化為結構清晰、論證深刻的高分答卷。
從“照抄”到“巧抄”的蛻變,本質是從“機械搬運”到“思維重構”的升級,掌握以下方法論,方能讓申論突破80分瓶頸。
一
明確“抄”的本質
一一老師在《“抄”出申論80+(2026)》課程中提到:“抄”申論,不是簡單復制,而是精準萃取。
申論材料往往包含政策文件、案例數據、群眾發言等多元信息,“照抄”者只能直接摘抄大白話或冗余描述,而“巧抄”者卻能精準捕捉三類核心信息。
在課中,一一老師提到:
1
聚焦材料中的高頻詞、專業術語(如放管服改革、數字經濟),這些往往是采分點的題眼。
2
邏輯詞,抓住因此、然而、同時等轉折詞、總結詞,理清材料的因果關系或并列結構。
3
優先提取領導講話、專家觀點、政策文件中的權威表述,這類內容可直接作為論點或論據。
比如說:
材料原文
某地通過建設鄉村振興數字服務平臺,整合農業技術培訓、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等功能,解決了農民獲取信息渠道單一、農產品滯銷等問題,帶動村民年均增收20%。
巧抄
搭建數字服務平臺,整合技術、電商、物流資源,破解信息壁壘與滯銷難題,實現農民增收。
核心邏輯:用動詞+名詞結構壓縮信息,保留手段→效果的核心鏈條,舍棄具體數據。
二
掌握“抄”的方法論
“巧抄”的關鍵在于將碎片化材料轉化為邏輯嚴密的答題框架。
1
按題型定制“抄”法
歸納概括題
按“主體+做法+結果”或“問題+原因+影響”結構分層,用短句羅列要點,避免重復。
綜合分析題
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邏輯,從材料中分別提取觀點、論據、對策。
公文寫作題
根據文種確定格式,如倡議書需標題、稱謂、正文、落款,正文部分按“背景-目的-措施-呼吁”框架,從材料中提取政策背景、具體要求等內容,用規范語言重組。
2
用思維導圖梳理材料邏輯
面對復雜材料,如多案例+多觀點混合,可先畫思維導圖。
橫向分層,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劃分領域;縱向分級,每個領域下區分成績、問題、原因、對策等維度。
3
學會隱性抄錄,挖掘材料深層信息
部分采分點隱含在案例或數據中,需通過分析推導得出:將材料中數據型的材料轉化為文字型的材料。
如:“80%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難度大”可以提煉為“公眾對垃圾分類認知不足,執行難度高”。
一一老師在《“抄”出申論80+(2026)》課程中提到,真正的“巧抄”需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審題-讀材料-提煉-作答”的高效循環。
1
審題階段,考生可以圈出題干關鍵詞,如“概括、分析、建議”,明確答題范圍,如“根據材料3-5”,預判題型結構,如對策題需分點作答。
2
讀材料階段,考生可以用“符號標注法”快速標記重點:“△”標注觀點句,“□”標注數據,“★”標注對策,每段用簡短文字批注核心。
3
提煉階段,考生需要合并同類項,將相同領域的要點歸類,如“教育、醫療、就業”歸為“民生領域”。撰寫總括句,優先使用材料中的原詞如“數字鄉村建設”,若無則自行概括如“基層治理創新”。
4
作答階段,考生需要按“總-分”結構書寫,總括句前置,分點用“1. 2. 3.”標注。
三
警惕“巧抄”的陷阱
一一老師在課程中重點強調,考生千萬不要過度提煉,脫離材料。
拋開材料自行撰寫是不會取得高分的。所有要點必須有跡可循,即使推導也需基于材料隱含邏輯。
申論的本質是“戴著鐐銬跳舞”——在材料限定范圍內展現思維深度。
趕緊跟著一一老師的《“抄”出申論80+(2026)》課程學習吧!在課程里老師會告訴你,所謂“抄材料”,實則是“用材料的邏輯,講自己的觀點”。
這種“不抄之抄”的境界,正是申論突破80分的核心密碼。
“抄”出申論80+(2026)
【全勤打卡,全額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