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首批48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典型案例,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憑借聚焦片區化建設、全要素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實踐成功上榜。這個將124個村優化整合為特色產業片區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的縣域,正用“抱團發展”的智慧,把相鄰村屯由“好鄰居”變為“合伙人”,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興化方案。
片區煥新,日子舒心
興化市規劃建設15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需要良好的環境作為鄉村建設的支撐。“片區化”就是把鄉村按需“打包”,將位置臨近、產業互補、文化相通的村莊進行“組團整合”,一起規劃,增強協同效應,形成聯動產業片區連片發展的思路。
千垛鎮以“十村引領”為抓手,實施點線片結合,由重點村先行發力,進而一步步推開,以示范帶動和美鄉村建設。曾經的草王村,坑洼土路雨天泥濘,村民出行一腳泥;棚屋亂搭,柴火垛、垃圾堆隨處可見,夏日異味彌漫;菜園子東一塊西一片,與破敗農房相映,透著蕭索。在千垛鎮組織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后,草王村被列為片區化改造試點,與蘇宋、黃邳、黑高村一同扛起了建設和美鄉村示范引領的擔子。
如今再踏進草王村,景象已截然不同——寬敞的瀝青大道直連到西邊的通村公路,車行其上平穩舒適;兩側民居粉刷一新,錯落有致地排列;村口統一規劃的小菜園用齊整的竹籬笆圍著,里面的瓜果蔬菜生機勃勃。村民王根年感嘆道:“現在農村環境越來越好了,我有空就跟家人去公園里轉轉。這兒讓我們感覺農村生活很美好,幸福感滿滿當當的。”
改造后的草王村。圖片來源/交匯點新聞
一條清水廊道穿村而過,取代了過去淤塞發臭的水溝。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兩岸垂柳依依。村民王永梅笑著說:“以前這兒就是條臭水溝,誰都繞著走,現在成了清水廊道,亮化綠化都跟上了,我們茶余飯后都愛來這兒散步聊天!”草王村響應興化市產業片區化建設對環境的要求, 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更像一股暖流涌進了每個村民的心里,為鄉村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
閑置資源玩出“新花樣”
在推進特色產業片區建設中,興化市注重低效土地盤活和閑置資源利用。通過將產業與設施擰成一股繩,統籌規劃閑置設施與文化資源,催生鄉村發展的新動力,以此契合產業片區建設中資源利用的發展需求。
草王村的老學校曾空了好幾年,如今正“搖身一變”為草堰港灣民宿。走進民宿施工現場,60間客房、餐廳、文娛室的框架已成型,工人們正忙著內部裝修。“和其他民宿項目比起來,我們民宿有兩個鮮明的特點。”負責人介紹道,“其一,我們在原閑置校舍基礎改造而成,讓閑置資產‘活’了起來。其二,項目由村集體出資建設,采取強村帶弱村模式,讓周邊各村都參與進來,并均分到收益。”該項目包含了李南、馬港、姜戴三個經濟薄弱村集體增收項目。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這50畝地以前荒著,現在能解決500多人就業,每年還能給村集體帶來60多萬元收入。”村黨總支書記顧國平說。
沙溝古鎮則在老建筑上做文章,將板橋塾館、沙溝巡檢司舊址修舊如舊,把廢棄米倉改成民宿,還以非遺為核心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讓閑置的“老資源”盤活成了“新資產”,帶動了周邊農家樂和民宿的發展,促進了就業增收,為產業片區發展提供了新的資源和動力。
沙溝古鎮。圖片來源/興化金蕩
鎮村抱團,串珠成鏈
產業片區建設需要鎮村協同合作,實現資源優化利用。興化成立“片區聯盟”,讓鎮村攥緊拳頭闖市場,協同發展。2024年,興化市成為全省唯一國家級“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組建“花海森林”鄉村振興聯盟黨委,分別覆蓋6鎮32村,打破區劃,完善利益聯結,促進資源優化利用。
草堰港灣民宿的建設資金來源廣泛,由“花海森林”片區化鄉村振興聯盟黨委牽頭,幫助千垛鎮馬港村、李南村、姜戴村3個村爭取省級扶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各80萬元,省委駐興化鄉村振興工作隊投入130萬元;剩下的由千垛美麗鄉村建設有限公司承擔,收益由“一鎮四村”根據出資比例享有。“錢從多處來,事大家一起干,風險共擔,好處共享。”聯盟黨委委員張琦說。
此外,片區化鄉村振興聯盟黨委巧打“蟹+景”組合牌,將周韓村的河蟹育繁推一體化示范基地與東旺村的千垛景區結合起來,在周韓村興建河蟹文化館推出特色研學游;在東旺村周邊拓建采摘園、康養基地,構建起集賞花、品蟹、康養、采摘、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休閑旅游片區,讓游客賞罷花海,既能駐足品蟹,又可體驗采摘樂趣。周韓村村民說道:“現在游客們能玩一整天,螃蟹更好賣了,擺攤收入也翻了倍!”這種鎮村抱團、“串珠成鏈”的發展模式,讓各村跨域攜手共進,促進產業片區的整體發展。
文/莊佳威
資料來源:交匯點新聞、興化金蕩、新華日報、興化三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