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7月2日報道,據科學家稱,隨著地球自轉意外加速,未來幾周內地球將出現三天明顯短于平均時長的白晝。據報道,我們這個淡藍色星球每日的自轉周期通常約為86400秒(即24小時),但今年夏季的三天將縮短多達1.51毫秒。
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統服務組織發現,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這三天將受時間削減影響,成為自2020年以來最短的白晝。
科學家表示,這些日期正值月球距離赤道最遠之時,這會影響地球自轉速度,報告如是稱。自2020年以來,最短的白晝出現在2024年7月5日,比平均時長整整縮短了1.66毫秒,而專家們仍無法確定加速的原因。
莫斯科國立大學地球自轉專家列奧尼德·佐托夫在接受采訪時,談及這一加速趨勢時表示:“沒人預料到這種情況,這種加速的原因尚不明確。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與地球內部有關。海洋和大氣模型無法解釋這種巨大的加速現象?!?/p>
據去年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地球的官方計時機構可能需要采取前所未有的極端措施來跟上這一新速度,即在2029年首次實施“負閏秒”。
“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也是一件大事,”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家鄧肯·阿格紐當時表示。“這并不是地球自轉的巨大變化,不會引發什么災難,但它確實值得關注。這再次表明,我們正處于一個非常不尋常的時代?!?/p>
地球上的白晝并非一直為24小時,青銅時代的自轉周期約為23小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