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侯瑞
“是醫者本能,也是專業驅使。”近日,煙臺植物園內上演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救援。煙臺毓璜頂醫院東區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楊君遇到急性心梗患者突然倒地,在救護車到來前,連續為其按壓10分鐘,為救治患者爭取到寶貴的時間。在接受采訪時,楊君又補充道:“如果換成其他醫護人員,也會第一時間沖上去的。”
煙臺毓璜頂醫院東區重癥醫學科楊君
時間回到那個周末,煙臺植物園的一場親子活動剛結束,楊君帶著四歲的孩子準備回家。恰在此時,一聲突兀而急促的呼救打破了周遭的安靜——人群騷動處,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子躺在地上,呼吸已然停止。
楊君立即沖向出事地點。把孩子放到一邊,簡單叮囑一句“在這呆著,別亂跑”后,她上前仔細觀察。“我是醫生。”聽到這句話后,一旁的家屬趕忙說道:“當時他覺得心口不舒服,然后就倒下了。”
楊君(右五)正在為老人做心肺復蘇
憑借多年在重癥監護室養成的敏銳直覺,她當即作出精準判斷:患者突發急性心梗。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遲疑,心肺復蘇立刻如本能反應般迅速展開。她雙手迅速疊壓在患者胸骨中段,一下又一下,規律且有力地按壓著;在按壓的間隙,她沒有絲毫停頓,立刻俯身貼近患者的臉部,開始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楊君的動作始終沒有停止,10分鐘后救護車抵達了現場。此時,患者已經恢復了些許意識,四肢也開始慢慢活動起來……與到場的醫護人員交代了現場情況后,楊君深深吐出一口氣,這才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挺后怕的,一怕患者搶救不過來,二怕孩子丟了……”
此前,楊君曾代表醫院獲得了重癥醫學技能競賽煙臺市一等獎及山東省二等獎,并榮獲煙臺市五一勞動獎章。“心肺復蘇講究一個‘快’字,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就會下降10%。”楊君告訴記者,“救人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我的本能,希望我的一身‘武功’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