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發生若干居民前往商業銀行辦理下載開通數字人民幣APP并升級為一類賬戶的情況。經核實,此類居民均為受騙人群,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升支付便利性,保障金融安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推出數字錢包,將于2025年7月17日正式開放提現,屆時廣大用戶可通過官方渠道下載、注冊和使用?!碑斈吹竭@段話時,是否輕信于他人?特別是告訴您下載注冊之后有傭金返現時,是不是已迫不及待前往銀行辦理?真的會有這樣的好事么?警惕最新的詐騙陷阱!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官方辟謠,近日出現招募數字人民幣推廣員、成立數字人民幣銀行等均為不法分子傳播的謠言。目的是誘導公眾泄露信息,參與傳銷活動。官方明確否認此類招募,數字人民幣采用央行到運營機構雙層架構由商業銀行正規機構提供服務,不存在第三方推廣員或高額傭金模式。
常見形式:
假冒投資平臺、虛假招募、偽造紅頭文件、山寨APP。
常見的詐騙手段:
1、虛假宣傳,通過群聊等鼓吹兌換數字人民幣返還2%到5%的貼息或月入千元甚至萬元的推廣費。
2、仿冒APP誘導下載非官方應用數字人民幣等山寨名稱,竊取銀行卡信息。
3、偽造活動冒充內部測試福利試點登記等名義發送詐騙鏈接,要求填寫敏感信息。
4、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下載“微會議”、“全視通”等遠程共享屏幕APP,代其進行數字人民幣錢包開立、轉賬等操作;或者欺騙、威脅未成年人(寒暑假等節假日為高發期),誘導其使用家長信息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或泄露家長關鍵信息。
5、詐騙分子以虛假的數字人民幣優惠活動或保險、理財、投資等為借口,誘騙受害者進行綁卡、存錢等一系列動作,進而盜取受害者資金。
6、詐騙分子冒充銀行或小貸公司資質審核人員,利用客戶急需貸款的心態,以“發放數字人民幣貸款”“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收取手續費”等為借口,騙取受害者關鍵個人信息或錢財。
如何防范與識別:
1、官方渠道唯一性數字人民幣APP僅通過應用商店或官網下載,不存在任何掃二維碼或點擊鏈接下載。
2、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無炒作價值,所有要求押金拉人頭的行為均屬詐騙。
3、說服開通數字人民幣并通過數字人民幣進行綁卡存取轉賬等操作需謹慎!通過微信、QQ等其他社交軟件平臺進行的群聊或私聊提及開通數字人民幣的都是詐騙!
有任何關于數字人民幣的疑問請前往商業銀行進行現場詢問,不要一味的相信他人。
編輯:張 亮
責編:孫澤良
審核:陶 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