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張梓揚) 日前,南京藝術學院美術與書法學院與南京朝天宮民族小學聯(lián)合舉辦的“長江文脈育新苗,美育思政共傳承——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美育實踐成果展”在南藝美術與書法學院閎約美術館展廳開幕。
本次展覽分為“紅帆映金陵·潮涌新顏”“青綠躍江豚·生態(tài)新生”“千面匯長河·風情畫卷”三個板塊,全面展示了學生們在美育與思政教育融合下的創(chuàng)作成果與精神風貌。現(xiàn)場,大學生與小學生作為導覽員向嘉賓們介紹自己的畫作,在“長江主題”版畫體驗和漆扇體驗環(huán)節(jié),嘉賓和學子深深感受到了長江文化的魅力與力量。
開幕式上,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兼組織部部長、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鄧碩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發(fā)表講話,并對美術與書法學院與朝天宮民族小學以黨建為引領,以藝術為紐帶,強化共建共聯(lián),深化社會美育實踐給予肯定。朝天宮民族小學校長李萬青表達了對美術與書法學院的感謝以及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思考。
現(xiàn)場,南藝美術與書法學院黨委書記陳勇軍與秦淮區(qū)教育局局長、區(qū)委教育工委書記莊蕓為兩校共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美育實踐基地”揭牌,標志著雙方在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美育實踐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與會嘉賓為在本次美育實踐項目中表現(xiàn)突出的師生代表頒獎。
自2023年起,南藝美術與書法學院與南京市朝天宮民族小學匠心共建“藝筑同心”協(xié)同育人模式,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使命,緊扣“中華文化符號”價值主軸,搭建起大中小學師生文化交融的橋梁。去年,兩校以“長城”為主題,在文化傳承中深耕細作。今年,美術與書法學院將目光投向奔騰不息的長江,以“長江”為主題,沿著“讀懂中華文化符號—共創(chuàng)藝術作品—傳播價值共識”實施路徑,再次開啟文化探索之旅。
“我們與南京市朝天宮民族小學成立了‘南藝·民族小學美育坊’,本科生黨支部黨員通過每周的藝術陪伴,寓教于樂;研究生走進小學課堂,為小學生講授美術知識,提升審美素養(yǎng);本科生班主任帶領大學生走進小學課堂,大學生與小學生共創(chuàng)‘長江文脈’作品。”陳勇軍表示,此次成果展正是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美育實踐的全景式呈現(xiàn)。
本次活動是南京藝術學院美術與書法學院在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的重要探索與實踐。通過美育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學與中小學將共學、共研、共享美育資源,實現(xiàn)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課堂育人和實踐育人雙向提升。陳勇軍表示,未來,南藝美術與書法學院將繼續(xù)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美育與思政教育的協(xié)同發(fā)展,為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