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駕平權”“一口價”等促銷活動的推進,汽車市場在今年上半年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大品牌在銷量上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作為國內自主品牌“五大巨頭”的比亞迪、長安、長城、吉利和奇瑞,日前也公布了6月詳細銷量數據以及上半年“戰報”,下面出行局就帶大家一同看看它們各自表現如何?以及最新的購車政策是什么?
比亞迪
6月銷量:38.26萬輛
上半年累計:214.6萬輛
比亞迪6月份銷量為382585輛,同比增長12%。今年1—6月累計銷量達到了214.6萬輛,同比增長33%。
具體到各個品牌來看,比亞迪海洋網+王朝網兩大系列在6月份共計售出34萬輛。方程豹品牌為18903輛;騰勢為15783輛;仰望為205輛。而海外出口方面,連同皮卡在內比亞迪6月海外銷售89699輛,同比增長229.8%,上半年累計出口47萬輛。
不可否認,比亞迪能收獲這般成績主要是“價格戰”打得好,但不能忽視的是,其自身技術、產品品質也足夠能打。無論是第五代DM技術,還是e3.0 Evo平臺,還是說兆瓦閃充、580kW單電機等技術,都是業內的領先水平。同時,比亞迪的購車政策也比較給力,上半年推出多項購車補貼政策,覆蓋多款熱門車型,并疊加國家、地方、廠家三重優惠。
不過,限時“一口價”已經叫停,新政策尚未發布,但在出行局看來,新政策的力度應該會更強。因為按照規劃,距離比亞迪年初設定的銷量目標還差300多萬輛,按照邏輯下半年的購車政策將繼續加碼,所以等等黨們有福了。
吉利汽車
6月銷量:23.6萬輛
上半年累計:140.9萬輛
吉利汽車今年6月份共計售出乘用車23.6萬輛,同比增長42%,上半年累計銷量達140.9萬輛。基于上半年的強勁銷售表現,吉利也把今年的銷量目標從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
吉利銷量增長的關鍵是新能源板塊得到了增長,極氪、領克和吉利銀河品牌6月售出12.24萬輛,同比增長86%。上半年新能源板塊累計銷量達到了72.51萬輛,同比增長126%。
具體到品牌,吉利銀河品牌成了最大的增長點,6月銷量達90222輛,同比增長202%,星愿、星曜8等車型持續領跑市場。其中,星愿6月份突破4萬大關,上半年累計銷量破20萬臺。銀河E5、銀河星艦7月銷量穩定輸出,上半年月均萬臺以上,今年上半年銀河品牌就達成了50萬輛累計銷量。
展望下半年,吉利還將推出6款全新新能源產品,包括備受關注的銀河A7和銀河M9。其中,銀河A7以2L級饋電油耗、超2100km綜合續航、2845mm長軸距,成為不少用戶持幣待購的選擇。
長安汽車
6月銷量:22.5萬輛
上半年累計:135.5萬輛
7月1日,長安汽車發布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半年累計銷量135.5萬輛,創近8年新高。其中,阿維塔、長安啟源、深藍汽車三大新能源品牌勢頭正盛,累計銷量達45萬輛,同比增長48.8%。
具體到各品牌上,長安啟源6月銷量38771輛;深藍6月全系交付29893輛,同比增長79%%,環比增長17%;阿維塔6月銷量10153輛,同比增長117%,實現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
熱銷的背后,是科技創新。無論是長安啟源,還是深藍汽車,還是阿維塔,它們最新推出的新產品都以智能科技為賣點,且還是同級少見的功能。就比如啟源Q07的車外全彩投影,深藍S05云臺相機等等,這些創新科技不僅提升了駕駛的便捷性和樂趣,也滿足了消費者對智能化、個性化用車體驗的需求。
購車政策上,深藍率先公布了7月購車政策,以“現金直降+置換補貼+金融貼息”為核心。比如,深藍L07車型與S07車型分別可享最高2萬元、2.5萬元現金優惠,兩款車型均提供5000元置換補貼,并配套5年期低息金融方案。長安啟源這邊是置換補貼+金融政策+免費選裝,涵蓋啟源目前的A07\A05\Q07車型,活動時間為7月1日至7月13日。
奇瑞汽車
6月銷量:23.36萬輛
上半年累計:126萬輛
奇瑞汽車6月銷量23.36萬輛,同比增長16.6%,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了126.01萬輛。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出口汽車55.03萬輛。
分品牌看,奇瑞品牌6月份銷售汽車13.81萬輛;星途品牌6月份銷售汽車11899輛;捷途品牌6月份銷售汽車55741輛;iCAR品牌6月份銷售汽車10868輛;智界品牌6月份銷售汽車2459輛;各品牌上半年銷量同比去年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增長率最高的當數智界品牌,同比增長165.3%。
把新能源拎出來,奇瑞6月新能源汽車銷售7.16萬輛,雖然對比去年有所增長,但放在前面三大“巨頭”前,屬實有點不夠看。關鍵是奇瑞主品牌以及捷途品牌的新能源轉型遇阻,未能得到一個好的銷量。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價格還不夠便宜,如果是對標比亞迪來做,應該會有不錯的反饋。
長城汽車
6月銷量:9.8萬輛
上半年累計:56萬輛
據長城汽車官網數據,6月長城銷售新車98080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僅26107輛。1-6月累計銷量559669輛,同比增長7.79%。
要知道,巔峰時期的哈弗H6,一款車就創下月銷8萬輛的成績。坦克300更是供不應求,但現在再來看長城,真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爛”。長城銷量的下滑主要是10萬-15萬價位市場新能源轉型過慢,再加上歐拉的小型車市場份額被逐步蠶食,中高端價位目前就藍山智駕版一款車型能支撐一下。
不過,最核心的一點還是在其他品牌忙著打價格戰時,長城選擇當“局外人”。用魏建軍的想法來看就是,利潤保住了我才有錢去研發新技術。然而,從銷量結構來看,長城還是在吃老本,83%的銷量皆是燃油車提供,反觀吉利、長安、比亞迪,哪一個的新能源滲透率不是來到了50%以上?
更何況,長城賴以生存的“利潤奶牛”——坦克品牌,隱患也不小。隨著方程豹豹 8、吉利規劃硬派 SUV 產品線,坦克的差異化優勢正在縮小。而皮卡市場,市場總歸有限,即便是占據市場50%份額(2025 年國內皮卡銷量預計 120 萬輛),也難以支撐長城品牌整體銷量增長。
總的來說,五大自主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符合預期,積極擁抱新能源的比亞迪、長安、吉利都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奇瑞靠著出口也穩住了其地位,只有長城目前掉隊了,整個品牌單月銷量還不到10萬輛,且新能源滲透率較低,不由得讓人為其未來捏了一把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