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流車企年中考陸續"交卷",零跑汽車領跑"頂流"的新造車板塊,同時在"百萬輛俱樂部"的巨頭之爭中,比亞迪成為自主大廠"圍追"的目標。7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上汽、一汽、吉利、長安、奇瑞六家車企集團銷量超百萬輛。其中,比亞迪更以214.6萬輛穩居榜首。
"百萬輛"已成為車企能否躋身銷量年中"大考"前五的硬性標準。隨著比亞迪的銷量"一騎絕塵",如何在激烈的國內車市競爭中爭奪更多份額,成為各自主品牌大廠的KPI之一,"圍追"比亞迪,成為比亞迪。
頭部之爭
214.6萬輛,比亞迪再奪車市上半年銷冠,毫無懸念。2022年3月,比亞迪宣布全面"斷油",當年便以全年186.3萬輛、同比增長達208.64%的成績反超"南北"大眾躋身頭部車企。隨后,比亞迪開始加速產品投放,從王朝、海洋網到騰勢與仰望,憑借多品牌戰略的全面落地,迅速占領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僅今年6月,比亞迪的銷量便高達38萬輛。
在一眾追趕者中,上汽集團的半年銷量同樣邁過200萬輛關口。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銷量為205.3萬輛,同比增長12.35%。不過,相較比亞迪僅憑新能源車型奪冠,上汽集團則以"自主+合資"組團、"油電"雙線發力的方式,摘得半年銷量亞軍。其中,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與上汽通用五菱合計銷量超124萬輛。同樣依靠"組合拳"的還有一汽集團。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一汽集團整車銷量突破157.1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突破44.98萬輛,合資品牌銷量達112.1萬輛。
同時,狂奔的吉利汽車更具"黑馬"成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超51萬輛,同比增長173%;插電式混合車型銷量超21萬輛,同比增長61%。吉利汽車方面,基于上半年強勁的銷量表現,將原定的全年銷量目標上調約11%,由271萬輛增至300萬輛。
此外,晉升為央企的長安汽車,以135.5萬輛、同比增長1.59%的成績交出半年銷量成績單。其中,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銷量達115.1萬輛。奇瑞集團則在今年上半年交出126萬輛的"答卷",躋身"百萬輛俱樂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從各車企銷量來看,除達成200萬輛以上的上汽集團與比亞迪外,其余銷量超百萬輛車企之間的銷量差距并不大,也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多維度對陣
比拼銷量的同時,各車企也在通過產品和技術的加碼"圍追"比亞迪。
其中,目前憑借"海洋網"與"王朝網"車型的布局,比亞迪在6萬—30萬元區間的主銷市場占據份額,而該價格區間也成為各車企加碼的重點。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旗下阿維塔品牌推出的阿維塔06車型,殺入30萬元以內市場,被外界認為將成為阿維塔的走量車型,對標車型直指比亞迪熱門車型——比亞迪漢。"阿維塔06是長安與華為聯合打造、聯合上市的標桿案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
不僅阿維塔,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發布銀河星耀8,限時起售價僅11.58萬元。此外,近日吉利汽車發布銀河A7車型,盡管該車型尚未公布售價,但外界猜測該車型定位應介于星耀8與銀河L6車型之間,將進一步擴充吉利汽車的10萬元級別車型陣容。值得注意的是,該價格區間也是比亞迪主力車型——比亞迪秦的主戰場。
多家車企提速殺入消費級車型市場,均瞄準該市場的增長潛力。據統計,今年5月,國內B級電動車批發量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10%,A級電動車批發量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占純電動車型整體份額的23%。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經濟型電動車增長是可持續的,只有經濟型電動車普及才能真正拉動車市增量。"
此外,在智能化方面,頭部車企間的較量也從未停止。今年初,比亞迪推出"天神之眼"系統,并將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下放至7萬元級車型,隨即引發國內車企間的智駕爭奪戰。此后,在奇瑞集團發布"獵鷹智駕"智能化方案時,奇瑞集團相關人士表示:"該系統將覆蓋奇瑞全品牌全系車型,涵蓋燃油、混動、增程、純電全動力形式,并在全球市場推進。"
同時,吉利正式發布的全新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千里浩瀚",將全面應用于吉利銀河品牌的全新車型。吉利相關人士介紹,"千里浩瀚"智駕系統包括H1、H3、H5、H7、H9五個不同層級,滿足不同車型、不同用戶的需求。其中作為入門級方案的H1中,車型將搭載10V5R傳感器(10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主要覆蓋入門級新能源車型。
"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商業價值正在顯現。"一位車企內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消費者對車輛智能化功能非常在意,購買車型時會主動了解車輛使用何種系統、傳感器及搭載的軟件,這已是新能源車消費時的普遍現象。因此,當比亞迪等頭部企業開始動手布局,眾多車企為保證市場份額,會迅速加碼技術提升,以防失去市場先機。
"出海"尋路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各頭部車企與比亞迪的爭奪已從國內"卷"向海外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市場累計銷量超47萬輛。其中,6月海外市場銷售約8.97萬輛,同比增長229.8%。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海外市場已成為比亞迪銷量與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足跡已遍布六大洲、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比亞迪宣布在巴西建設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55億雷亞爾(折合約71億元人民幣)。今年7月,比亞迪在巴西乘用車工廠首車下線。比亞迪相關人士透露,自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進入巴西市場以來,比亞迪產品已贏得超13萬巴西家庭的青睞。今年5月,比亞迪在巴西汽車品牌零售銷量排行中躍升第四,市占率達9.7%。崔東樹表示,從海外體系建設上,部分自主品牌的CKD(完全散件組裝)出口占比較高,其中比亞迪的CKD出口占比達11%,車企正從整車出口轉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產體系的建設。
而據上汽集團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出口及海外基地銷量達49.4萬輛,同比增長1.27%。早在2001年,上汽便首次實現乘用車產品出口;2013年建立泰國工廠。另一組數據則顯示,截至目前,上汽MG品牌的全球累計銷量超500萬輛,在海外20多個國家位列銷量前十位。在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上汽集團發布海外戰略3.0——"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上汽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稱,未來三年,上汽將打造包括SUV、轎車、MPV、皮卡在內的17款全新海外車型,搭載全新HEV混合動力系統的車型將覆蓋全球主流細分市場。
在眾多車企中,奇瑞更曾依靠海外市場"翻身"。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團出口汽車超55萬輛,在集團總銷量中的貢獻率高達44%。另一組數據則顯示,去年11月,奇瑞集團首次年內出口突破100萬輛。截至去年,奇瑞業務已覆蓋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外界看來,相比于比亞迪與上汽集團,爭奪海外市場是奇瑞銷量增長的"密鑰"。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曾表示:"技術越卷越強,產品越卷越好,服務越卷越好,品質越卷越硬,出口越卷越多。"
北京商報記者 劉曉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