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萬斯的手舉起那一刻,也意味著美國這艘大型“經濟航船”開始轉向了冰山。
7月1日,美國參議院上演了一場“生死投票”,關鍵時刻,萬斯的一票打破了50:50的僵局,將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強行送進了立法倒計時。
這份厚厚的法案號稱“減稅4萬億、削支1.5萬億”,卻被民主黨痛斥為“劫貧濟富”,連馬斯克都怒批“瘋狂支出讓美國破產”,眾多美國制造商也哀聲載道。
但是這些都耐不住特朗普的力推,就連自己政壇的“朋友和對手”也忍不住出來發聲,奧巴馬和小布什罕見聯手痛批,奧巴馬更是一句話直戳特朗普的痛處。這場美國內部的法案紛爭,為何讓中國被外媒稱為“意外贏家”?
法案通關,美國自毀長城
會議上,參議院的投票結果51:50,背后是共和黨長達27小時的拉鋸戰。3名共和黨議員倒戈反對,其中一名議員一度因擔憂家鄉醫療補助被砍而猶豫,最終共和黨以翻倍農村醫療基金換得她的支持票。
副總統萬斯投下決勝票時,民主黨議員集體搖頭沉默,共和黨人則掌聲雷動。
不過,這場“勝利”也付出了巨大代價,為換取搖擺票的支持,法案不得不塞入針對特定州的特殊條款,比如阿拉斯加的醫療補助和食品援助項目獲得豁免性保護,儼然是政治交易下的“特權島嶼”。
而在眾議院,至少有6名共和黨人公開威脅要反對修改后的法案,議員馬西直言不諱地說道:新增3萬億美元債務令人無法忍受。
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法案內容本身更是一份“劫貧濟富”的宣言書,讓不少窮人只會過得更加艱難。為何會這么說呢?
先是在福利上,減少了萬億美元的醫療補助,64歲以下健康成人被踢出食品券計劃;軍費上,1600億美元砸向邊境墻和移民執法,1500億美元注入五角大樓;還有新能源上,9月30日起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直接歸零,風電太陽能項目倒計時進入“60天生死時速”。
當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報告一出,十年內國家債務將飆升3.3萬億美元,1200萬美國人將失去醫療保險,白宮的參議員怒吼道:“這是給億萬富豪階層的禮物!”
這項法案表面包裹著“減稅惠民”的糖衣,內核卻是腐蝕國家根基的毒藥。有美國專家一針見血:“這些正在摧毀美元的避風港地位。”市場反應迅速而殘酷,美元指數暴跌至3年以來最低點。
法案中最危險的“899條款”,無疑是對全球資本發出的“驅逐令”,要求對外國投資者征收20%的懲罰性股息稅。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警告:這將引發主權財富基金和外資大規模撤離美債市場。當美國用稅收大棍趕走國際資本時,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信用基石正在崩塌。
更讓美國“自毀長城”的是,其清潔能源領域的全面撤退。特朗普團隊得意洋洋地撕毀拜登此前的綠色補貼,卻不知這是將未來能源霸主地位拱手讓人。
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的預警觸目驚心:30萬個太陽能和儲能崗位即將消失;到2030年,全美清潔能源崗位損失將達83萬;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擴大。當美國國會為化石能源利益集團加注籌碼時,殊不知已經丟掉了全球新能源競賽的優勢。
新能源讓位,中國意外“撿漏”?
法案對綠色產業的打壓,也將會引發美國國內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美國“自廢武功”,取消電動車補貼后,機構預測2025年美國電動車市占率僅9%-12%,遠低于中國和歐洲。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中國電池成本僅80美元/千瓦時,而美國高達120美元,即使加征關稅仍具競爭力。
對我國來說,這將是產業鏈的窗口期,光伏、風電、儲能企業迎來出口機遇。例如比亞迪、寧德時代加速在東南亞、拉美建廠,借自貿協定迂回進入美國市場。
而且這還意味著美國在氣候合作上的倒退,奧巴馬直言,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后再度削減綠色投入,將削弱全球減排信心。
另一爭議焦點是特朗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將其并入國務院。奧巴馬與小布什罕見聯合發聲,直指特朗普這一項決策,奧巴馬更是說了一句大實話,認為特朗普“解散國際開發署”是一個“重大錯誤”,尤其沖擊了疾病防治等全球援助項目,讓美國越來越“封閉”。
德媒也指出,這標志著美國軟實力收縮,為中國在國際上推進基建和醫療合作騰出空間。
面對美國的政策轉向,中國的應對卻展現了清晰的邏輯,我們不跟牌,但必須接住“三張牌”!
我國堅持科技自立牌,美國法案限制中企技術授權,反而倒逼著我國半導體、AI領域國產替代,目前中微公司等本土企業加速崛起。
市場多元牌,降低對美依賴,2024年對東盟出口增長12%,芯片出口目標占比提至35%。墨西哥、摩洛哥成中企“避稅跳板”,如國軒高科借道對美出口電池。
金融防波牌,美元泛濫下,人民幣需平衡升貶值壓力。中國央行或加強跨境資本監控,同時推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對沖美元波動風險。
對中國而言,這“白撿”的機會,實際上是我們敏銳地把握住了大國戰略博弈進程中一個短暫的、由對手“失誤”或“自亂”所創造的有利節點。它不是勝利的宣告,而是關鍵賽道上的寶貴領先距離。
其實《大而美》說白了就是減稅利好資本,福利削減轉嫁民眾,債務留給子孫。奧巴馬那句“解散國際開發署是錯誤”,恰恰點破美國戰略短視。
當美國在“減稅、舉債、軍備”循環中越陷越深,我們要做的不是跟風,而是扎實產業,擴大朋友圈。畢竟,時間從不辜負埋頭修路的人。
參考資料:
深度解讀|“大而美”法案的贏家與輸家.--2025-07-02 22:38·新華社
奧巴馬和小布什罕見公開發聲.--2025-07-01 09:52·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