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認為,孩子斜視只不過對外觀有影響,不算什么大毛病,沒必要看醫生;又或者覺得孩子還小,等再長大些,眼睛發育完整了,再去醫院治斜視,更保險一些……此時,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抱有相同的想法?小編很嚴肅地告訴你:大錯特錯!
01
什么是斜視?
斜視是指眼外肌協調運動失常導致眼外肌力量不平衡,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僅一眼視軸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向目標一側的現象。根據斜視融合功能的狀態,有顯性、隱性之分。
1.顯性斜視
在雙眼同時看的時候,出現一眼的偏斜,除了少部分斜視度數較小或者特殊類型的顯性斜視可以佩戴眼鏡矯正外,大部分顯性斜視都需要手術來治療,所以一定要及時就診。
2.隱形斜視
把一個眼睛擋住時,被遮擋的眼睛出現了偏斜,大部分人都多少存在隱斜視,小度數的隱斜視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可以通過融像功能去控制隱斜,一般可以通過視覺訓練,提高融像范圍或者佩戴三棱鏡等特殊眼鏡來進行治療。
根據斜視的方向,又可分為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下斜視、旋轉性斜視。
02
斜視的危害
▍影響全身體骨骼發育:一些患有麻痹性斜視的孩子,由于眼肌麻痹,常采用歪頭、側臉等一些特殊的頭位來克服視物時的不適,醫學上稱“代償頭位”。長期的“代償頭位”會導致全身骨骼發育的畸形,造成脊柱側彎及面部歪斜等。
▍引起弱視:由于斜視眼無法與正位眼共同視物,大腦會抑制斜視眼的視覺信號,導致斜視眼視力無法正常發育。
▍影響雙眼視覺功能:雙眼視覺是指兩只眼睛共同作用,才能獲得完整的立體視覺和空間知覺。斜視會破壞正常的雙眼視覺、破壞立體視,影響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和判斷距離的能力,比如打球時接不住球、看3D電影時沒有立體感、長大后開車不能正確判斷車距等,繼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影響兒童閱讀眼位:斜視還容易導致兒童視疲勞、近視進展、讀寫效率低、閱讀障礙等。
▍影響心理發育:斜視會使孩子的眼部外觀發生改變,可能被其他孩子嘲笑,導致孩子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其社交和生活質量。門診中,不乏有青中年患者,由于小時候斜視沒得到及時矯正,長期下來因為
斜視導致社交障礙,就診時表現出缺乏自信等心理問題。
03
斜視有哪些表現?
由于斜視的病因復雜,涉及眼睛調節功能、家族遺傳等多種學說。有的嬰兒出生時就存在斜視,有些出生幾個月后出現斜視。那么,家長如何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孩子斜視呢?
◆ 注意力不集中,眼神易渙散、外飄、上飄;
◆ 畏光,陽光下愛瞇眼;
◆ 因視物缺乏立體感,下樓梯慢,易磕碰;
◆ 歪頭視物,易視疲勞,閱讀時串行、落字。
斜視如何治療?
目前對斜視的治療手段主要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
▍非手術治療
●光學矯正:對于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視,可以通過配戴合適度數的框架眼鏡,使雙眼視軸平行,如調節性內斜視。對于小度數的斜視,也可以通過配戴三棱鏡來改善;
●遮蓋療法:遮蓋正位眼,強迫斜視眼使用,促進其視力發育和改善眼位;
●輔助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睫狀肌麻痹劑、縮瞳劑、A型肉毒素)和視覺訓練等。
▍手術治療
眼球的運動由6根肌肉共同操控,分別負責眼球的水平、垂直及旋轉運動,不同的肌肉失靈,當然就會導致不同類型的斜視。斜視手術的原理也就是針對這些肌肉,減弱或加強,把雙眼的肌肉力量重新調整到平衡狀態。
不同類型斜視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比如調節性內斜視是由中、高度遠視調節過強引起,一般戴眼鏡就可以矯正;但大多數斜視類型是需要手術治療的,要遵醫囑,不能錯過手術時機。還有一些斜視是和全身疾病相關的,比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需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一談到手術,家長們都會比較焦慮,會擔心手術風險、手術效果、恢復時間等問題,但并非所有的兒童斜視問題都需要手術,只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手術可能是改善斜視的最佳選擇。
愛爾眼科溫馨提示:斜視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3歲以前,孩子的視力和視功能發育較快,通過屈光矯正、視力訓練、手術矯正,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超過12歲視功能的恢復就相對困難。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眼偏斜的情況,應及早帶孩子到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就診,早發現、早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造成視功能損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