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
這是英雄王偉最后的聲音,飄蕩在祖國的藍天,直至今日,仿佛依稀仍在耳邊。
2001年4月1日,美國偵察機非法進入我國領空。
多次無視我方發出的警告,并撞毀中國戰機,致使優秀飛行員王偉最終彈射跳傘,墜入茫茫南海。
十萬人眾在南海海域展開全方位的搜救行動,盡管如此,王偉的蹤跡仍然無處尋覓。
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多年,時至今日,我們仍未找到王偉的任何蹤跡。
為何當年十萬人竟苦尋無果?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一、夢想在召喚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王偉的命運定然與藍天相連。
從小就向往藍天的孩子,恰巧遇到空軍飛行學校來湖州當地選拔飛行員,王偉得知這個消息后,毅然決然地報名參加了選拔。
帶著自己的飛行夢,帶著對浩瀚藍天的無限向往,再加上從小身體素質就不錯,他成功通過此次選拔,踏上了夢想的征程。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學習的四年時間,是他渴求知識,增長航天技能的四年。
對飛行的熱忱促使他在學習期間非常刻苦,通過對飛行知識和軍事教育的系統學習,為他搏擊長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部隊中磨煉
在學校期間他的表現尤為出色,并且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91年,他從航空學校畢業,自己主動申請去海軍部隊工作,守衛祖國的南大門。
部隊生活緊張而充實,王偉對于各種高科技知識求知若渴,他的訓練筆記,常被戰友學習,理論知識非常扎實。
同時他刻苦鉆研飛行技術,部隊戰機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時常改裝戰機。
每每此時,他都是第一個參與試飛的人,憑借著個人的刻苦與努力,他能夠熟練駕駛各種新型戰機。
三、南海亮劍
本該天朗氣清的南海上空,這一天突然出現了一位不請自來的“客人”,美軍EP-3型偵察機旁若無人的在南海上空展開了偵察任務。
面對這一情況,南海艦隊迅速反應,派出王偉和他的戰友駕駛兩架殲-8II戰機緊跟美軍偵察機,并對其進行警告與驅逐。
不曾想,美軍飛行員面對警告不為所動,仍一意孤行,繼續在我國領空航行,在此期間對我國戰機多番挑釁,毫無離開的意思。
此時此刻,王偉與戰友相互配合,逐漸縮小與美軍戰機的距離,從左右兩側對美軍戰機形成夾擊之勢,想要迫使其迅速離開。
雙方的對峙逐漸白熱化,美軍戰機毫無顧忌,突然在空中做出了轉向,這個突然的動作導致空中氣流迅速改變。
由于雙方戰機距離過近,瞬息之間,王偉駕駛戰機與美軍戰機發生了碰撞。
在高速行駛下,這樣的沖擊讓飛機出現了嚴重損壞,失去了平衡。
最可怕的是引擎也受到了嚴重損傷,并且發生了燃料泄漏的情況,戰機起火并伴黑煙。
戰機急速墜落,王偉努力穩定戰機并嘗試返航,但戰機的損毀程度已經無法返航。
情況緊急,在最后的通訊交流中,傳出了王偉最后的聲音:“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請繼續前進。”
在確認無法將戰機安全返航的情況下,王偉選擇放棄戰機求生,彈射座椅瞬間彈出,成功跳傘,緩緩降落在毫無邊際的南海,王偉也消失在了大海中。
四、搜救行動展開
為了能夠找到王偉的蹤跡,這場搜救行動前前后后十萬人眾參加,上空飛機一圈一圈的推進。
機組成員個個睜大雙眼,仔細的辨別著海上的情況,任何一點可疑的物品都會派人打撈確認。
搜救行動進行到了第三天,海面搜尋隊伍發現了一個橘紅色的物體,像是飛行員的救生背心。
眾人緊急進行打撈,令人失望的是,那橘紅色的物體只是救生圈破損的一部分。
搜救行動持續了14天,十萬余人參與,能想到的辦法全部都用了,最終仍舊一無所獲,王偉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國家無奈宣布了王偉犧牲的消息,并授予了他“海空衛士”的稱號。
五、英雄的延續
雖然沒有找到王偉,但他的故事還在延續,延續在他家人的身上。
他的妻子阮國琴追隨他的腳步,在自己的學習與努力下,成功來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也成為了一名戰士。
并且在部隊工作中立下了三等功,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王偉出事的時候,他的兒子只有六歲,從小便立志成為父親那樣的人,長大后他延續著父親的夢想,考進了解放軍工程大學,成為了戰士。
部隊還特意讓他繼承了父親的軍牌,讓他得以延續父親的志向,繼續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英雄從未落幕,中國的戰士們將前赴后繼地守衛著祖國的疆域。
六、事情的真相
如今,距離王偉當初的意外離開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很多未曾揭秘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搜救工作之所以失敗的真實原因實在令人無可奈何。
這個原因就是技術落后,如果是今天,我們一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衡量一架戰機的性能不僅僅是從其戰斗能力判斷的,發生意外時的救援設備也是尤為重要的標準。
要知道,現代戰機的彈射座椅中,配備有精準的集成定位信標,信標在彈射座椅彈射出去的瞬間就會被激活,并且立即發送精準的位置給救援隊伍。
而當時王偉駕駛的殲8II并沒有這樣的技術,這也就是說,當時的戰機跳傘后,幾乎與外界失去了聯系。
這無疑增加了搜救工作的難度,更何況是波濤洶涌的大海之上,海上天氣瞬息萬變,位置也會隨著海流的情況隨時發生變化,當時的搜救難度可想而知。
技術的落后是這場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在當時我們并沒有一支技術獨立且裝備精良的搜救隊伍。
傘兵救援隊是專門應對這樣的突發情況的,這樣的隊伍通過了專業的訓練,并且配備了先進的設備,不僅能應對當時的情況,也能在敵后對墜機的飛行員進行搜救。
說到底是當時的技術落后,專業的搜救隊伍也沒有成立。
現如今,日益強大的祖國,擁有先進的技術,專業的團隊,無論在怎樣極端的情況下,都能避免當年的情況再度發生。
七、王偉精神永在
王偉無愧于一名戰士的鐵骨,用生命捍衛祖國的主權,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是我們前進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質。
他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二十多年,但又好像從未離開。
2019年,他入選最美奮斗者名單,他的飛行頭盔在后來也被定為一級革命文物。
英雄的影響仍然在擴大,并真實的在現實中繼續傳承。
一些社會愛心人士,為了紀念他,也為了讓他的精神繼續激勵后輩,在海南當地還建了名為“海空衛士王偉希望小學”的學校,繼續用教育影響著未來的孩子們。
英雄需要被銘記,不是為了沉浸在失去英雄的悲傷中,而是為了從傷痛的情緒中重新起航。
如今的我們,已經擁有完善的技術手段,希望英雄都能回家!
參考資料:
1、4·1中美南海撞機事件 百度百科
2、人民日報 《王偉烈士妻子發文祭奠"等你回家" 兒子已成海軍軍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