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一個夜晚,山西長治郊外山區的一間古廟門前,一位女香客正在懇求守這座廟的老漢。
她聲稱自己因夜色昏暗迷路了,希望老漢能容她在寺廟里過一夜,自己次日天亮就會走下山去。
按照寺廟的規矩,是不應該收留女客過夜的,可守廟老漢見眼前的姑娘大晚上沒處落腳,可憐巴巴,便破例答應了。
誰知老漢這次心軟,惹出了大事兒。
他在第二天一大早便狂奔二十五里地下山,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這位守廟老漢是何許人也,在古廟里堅守多久了?
女香客的身上有什么古怪,讓老漢匆忙報案?后來這件案子又是怎樣告終的呢?
一、奇怪的女香客
在山西太行山麓的深處,有一座矗立在陡峭山崖附近的千年古廟,名為金燈寺。
該寺廟始建于東晉末年,南北朝時期,歷經千年滄桑,里面存放著很多珍貴文物。
這座重要的寺廟,是由一位老者守護的。
守廟人名叫馮開平,他自1995年起,已經守護金燈寺將近三十載了。
歲月荏苒,他心中始終不能忘卻的,是自己守廟第二年經歷的一件驚險萬分之事。
那是1996年的一個夏夜,他結束了一天的庭院灑掃、廟宇修繕,正要關閉寺院大門,卻突然聽到了一聲求助。
眼前站著的是一位女香客,她所請求的,是寺院收留迷路的自己一晚。
馮開平聽罷,心中對這位女香客有一些同情。
金燈寺位于深山老林,哪怕最近的小鎮都有將近五十里的路,天這么黑,讓一個姑娘孤零零一個人摸回去實在太為難人了。
但是寺廟的老規矩,是不收留女子過夜,如果讓這位女香客進門,于古禮不合。
馮開平猶豫再三,終究是拗不過女香客的苦苦哀求,不忍心她在荒郊野嶺過一晚,把姑娘領進了寺廟里的空廂房。
馮開平考慮到自己一個老頭,對方是年輕的姑娘,晚上住太近不方便,便特意給女香客安排了一個離自己住處很遠的廂房。
誰知就是這么一個善意的舉動,釀成了大禍。
第二天一大早,馮開平怕女香客肚子餓,抓緊時間做好飯請她來吃。
誰知走到廂房門口,馮開平無論怎么叫人,屋里都沒人應聲。
難道是女香客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動身下山了?
可當天清晨山里起了霧,她人生地不熟怎么能夠走得遠呢。
馮開平這么想著,覺得女香客應該還在寺廟,便試探著推開了廂房的門。
結果眼前的反常景象,讓他直大喊“不妙”!
只見這間馮開平昨晚特意收拾利索的廂房,壓根兒沒有人住過的痕跡。
不但沒有行李,茶水也是沒人喝的,甚至連被褥都絲毫沒人動過。
這位女香客深更半夜不蓋上被子睡覺,會去哪兒呢?馮開平腦子一轉,立即想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可能:
她是一個賊!
思及于此,馮開平趕緊跑到金燈寺的大殿一看究竟,那里存放著全寺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大佛像。
到了目的地之后,眼前的一片狼藉,讓馮開平心涼了半截。
只見大佛像周邊的精致浮雕,以及渡身的昂貴金屬,通通被女賊偷竊一空。
女賊把大佛像拆得七零八落,只留下了空蕩蕩的架子和內膽。
一時間,憤怒、憋悶、懊悔等情緒,一股腦兒地涌上了馮開平的心頭。
可他來不及為自己傷春悲秋,眼下最重要的,是及時挽回金燈寺遭受的巨大損失!
馮開平當機立斷,直接飛奔下山,去找警察報案。他足足跑了有二十五公里路,才終于看到了一個派出所,成功報警。
二、守廟人的責任
當地警方根據馮開平提供的線索,很快便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此人是“道上”的知名女賊,不但大肆搜刮古建筑里的珍貴文物,甚至還干過挖墳盜墓的勾當。
這種劣跡斑斑的慣犯,警察搜捕起來,是相對容易的。
大概一個月,女賊落入法網,金燈寺的文物被悉數追回,此案有了一個完滿的結果。
可馮開平的心中,始終過不去這個坎兒。
他覺得大佛像遭此劫難,完全是自己的錯,因此在之后的日子里,為保護金燈寺的文物不惜拼上性命。
二十多年前的我國,古建筑和文物保護制度相對而言還不完善,給了違法犯罪分子們可乘之機。
這些盜賊行事肆無忌憚,全國各地很多古寺的工作人員都慘遭毒手。
馮開平為了守護好金燈寺,被“法外狂徒”們輪番毆打過,合伙綁架過,甚至還被下過“蒙汗藥”。
最危險的一次,他直接被歹徒持刀捅到了腹部。
可哪怕是身上早已鮮血直流,馮開平也要拼盡最后一絲力氣,把寺廟中的珍貴文物轉移到安全地點。
馮開平將近三十年的守寺生涯,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又感人肺腑。
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一開始,是沒有如此激昂澎湃的守寺熱情。
剛參加工作的馮開平,崗位和保護歷史文物風馬牛不相及。
他是鎮上劇團的勤務人員,每天負責打掃舞臺整備道具,工作辛苦,薪水卻十分微薄。
娶妻生子之后,馮開平那點兒可憐的薪水,更不夠應付生活開支了。
1995年,他下定決心換個工資更高的工作。
經朋友介紹,他得知了當地的金燈寺老守寺人已經逝世,守寺人崗位空缺,工資比劇團里要高。
更高薪資的工作近在眼前,馮開平卻萌生了退縮之意。
守寺人這種職業雖然聽起來酷炫,但真的干了,則必須忍受幾十年獨身在寺廟,幾乎沒有與親人相伴的機會。
當時馮開平的兒子已經出生了,還不到兩歲,正是普天下父母對孩子最為關切、操心最多的年紀。驟然離開妻兒,去陪伴青燈古佛,馮開平狠不下這個心。
當地工作人員看出了馮開平的猶豫,便提前帶他去了一趟金燈寺的未來工作崗位,看看他有沒有長期干下去的心理準備。
沒想到這次提前踩點,竟然激發了馮開平的滿腔豪邁情懷。
他下定了決心,要做金燈寺的守寺人,要親眼見證這座古寺的滄海桑田。
三、新一代的棟梁
讓馮開平徹底下定決心守護古寺的,是金燈寺琳瑯滿目的歷史文物。
在祖輩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面前,馮開平被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所鼓舞,毅然搬進了金燈寺,從此不分寒暑近三十載守寺不怠。
除了盜賊覬覦,馮開平守寺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忍受物質條件的艱苦。
他剛搬到金燈寺時,廟里沒有水電煤氣,他只能搭一個簡易小屋度日。
為了節省資金修復文物,馮開平自愿降低伙食標準,甚至連衣服都好幾年舍不得換一套。
馮開平的努力,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金燈寺在他的保護下,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里面的大佛像等文物還是完整的。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進步,政府對文保工作的重視程度近幾年正在加強,守寺整整二十九年的馮開平,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不少。
但個人境遇的提升,并不是馮開平最高興的。
真正讓他激動萬分的是,當地政府在兩年前成立了專門的文保團隊,金燈寺從此有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式進行守護和修復了。
文保人的薪火相傳,矢志不渝,最終為中華民族留下來文脈的根。
參考資料:
上黨晚報:守“國保”!馮開平“嫁”給金燈寺28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