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伯格被逮捕,他的同學和親友都表示不敢相信。他沒有任何理由殺人,他可是受教授賞識的學生,頭腦聰明,前途大好。
文| 蒲 琳
這些天,一起發生在2022年的離奇殺人案,出現了讓美媒都直呼“意外”的進展,更讓部分受害者家屬感到無比震怒。
原來在本案中殘忍殺害了4名大學生的兇手,居然要逃過死刑了。
據悉,此案在過去3年里之所以能持續成為全美關注的熱門案件,除了有4名年輕大學生的慘死,還有兇手的背景以及他的作案動機。
1
經報道,這起惡性殺人案于2022年11月13日的凌晨發生于美國的愛達荷州。一名“身穿黑衣、佩戴面具”的男子,在當地一間出租屋里,殘忍地用刀殺害了4名就讀于愛達荷大學的學生。
事后,經過警方近兩個月的追捕,犯罪嫌疑人一名叫布萊恩·科伯格(Bryan Kohberger)的男子在賓夕法尼亞州父母家中落網。
科伯格
警方通過電話記錄追蹤其行蹤,汽車GPS則顯示案發前后科伯格曾頻繁出入愛達荷大學所在的莫斯科市,而現場遺留的DNA證據,成為鎖定兇手的關鍵鐵證。
另據監控畫面顯示,案發當天凌晨3點左右,科伯格駕駛一輛白色轎車多次經過受害者租屋處。根據當天凌晨手機網絡信號,科伯格從臨時起意、踩點、實施殺人到離開現場,總共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
四名受害者分別是,21歲的凱莉·岡薩爾維斯和麥迪遜·摩根,20歲的夏娜·克諾德爾和伊桑·查賓。其中,麥迪遜和凱莉是認識多年的好閨蜜,夏娜和伊桑是剛剛戀愛的情侶,四人的關系都不錯。
由于學校宿舍條件一般,他們便租下了這棟離學校不遠的三層小白樓。小白樓有六間臥室,每層兩間。案發時,還有兩名女大學生也共同租住在這里。女孩們經常在里面辦派對,曾被鄰居舉報噪音污染,警察兩次登門警告。
案發房屋
一名幸存者表示,她當時在屋內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響,于是走出臥室探查情況,沒想到竟然與一名“穿著黑衣、戴著面具”的男子擦肩而過,嚇得她渾身顫抖躲進自己的臥室。該幸存者立刻反鎖臥室門,并且通過短信告知朋友她的處境。天亮后,她與另一名幸存的室友發現了更加令人絕望的真相:其余4名室友已經被殺害。
兇手用一把刀劈砍他們,造成胸口多處致命傷。四周的墻上也到處是淋漓的鮮血,血甚至滲到屋外。
隨后,兩人報警。警方在現場遺留的刀鞘上提取了兇手DNA。
這棟小樓看上去挺安全,但事后想想其實不然。周圍的房子零零散散,最近的鄰居離小白樓也挺遠。到晚上,這片區域黑燈瞎火,沒有路燈,根本看不清有誰做了什么。
2
這起案子震驚了愛達荷,也震驚了美國。愛達荷大學的學生選擇提前放假,逃回老家,不少教授也取消了課程。
而隨著嫌疑人的落網,傳來了更讓人震驚的消息——原來,科伯格本身也是一個大學生,而且是華盛頓州立大學普爾曼校區的犯罪學博士生和助教,其工作地點距離愛達荷大學莫斯科市校區僅15分鐘車程。
科伯格被逮捕,他的同學和親友都表示不敢相信。他沒有任何理由殺人,他可是受教授賞識的學生,頭腦聰明,前途大好。
事實上,科伯格為何殺死4個與他沒有明顯交集的受害者,至今都仍是一個謎團。因為從作案到被抓,再到三年后的今天,科伯格從未透露過他殺人的動機。
而科伯格的一個鄰居此前表示,科伯格之前曾用旁觀者的語氣聊過這起兇殺案,當時科伯格認為這是一場“激情犯罪”。
而科伯格的高中同學則表示,科伯格曾因肥胖在高中過得很不好,經常被欺負。直到高三那年,他減了100磅,但他的人緣并沒有因此好起來。瘦下來的科伯格變得非常刻薄、暴力,用語言操縱自己的朋友,還掐對方的脖子。私底下,他還開始吸食毒品。
高中畢業后,科伯格告訴朋友們自己戒毒了,生活在好轉。而他把全部精力和興趣都放在研究犯罪學上。
因此,也有朋友認為,不善與人相處的科伯格是想通過犯罪學來了解人類,進而了解自己。
3
科伯格在被捕后一直采取不合作態度,完全否認自己曾作案。他的審判在多次推遲后,原預計將于今年8月開庭。
實際上,美國警方是依靠物證鎖定的他。有報道就認為,即便科伯格一直保持沉默,不交代他的動機,控方也有足夠證據將他定罪。
然而,隨著審判倒計時啟動,7月1日檢方突然傳來消息,科伯格目前已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承認殺害這四名大學生,并放棄后續所有上訴權利。檢方預計他將被判處四個無期徒刑(疊加刑罰)。這一結果意味著科伯格最終將免于死刑。
對于媒體而言,這一進展的“意外”在于,這是科伯格一方首次在案發后提出要認罪。此前,他的律師一直在為他進行“無罪辯護”,并試圖將兇案說成是4名遇害者之間的內斗,將兇手的身份推給4人之一。但法庭并沒有接受這種說法。
而對部分受害者家屬而言,他們的“意外”以及隨之而來的震怒在于,他們一方面希望看到科伯格被處以死刑,認為只有償命才是對受害者的交代;另一方面他們也想知道科伯格為什么要殺害自己的親人。
受害者岡薩爾維斯家屬痛斥檢方完全沒有征求受害者親友的意見,他們是在收到電子郵件通知后才發現本案已倉促結案。岡薩爾維斯家屬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他們“對愛達荷州政府感到無比憤怒”。該帖文寫道:“我們被徹底背叛了。他們讓我們失望了……這太出乎意料了。”
受害者克諾德爾的姑姑則稱:“檢察官說接受協議是為了‘保護我們’,可他們從未提及會徹底取消死刑選項。”這位痛失親人的家屬強調,至少有兩個家庭明確反對任何形式的妥協。"我們手握鐵證如山的DNA證據、手機定位數據,那些顯示他凌晨3點出現在兇宅附近的軌跡,難道不足以將兇手送上電椅?”
相比之下,受害者摩根的父親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他表示收到認罪協議的信件后松了一口氣。他說:“如果事情結束得很痛快,你很快被判處死刑,那么你就不必花幾十年時間去思考你讓世界變得多么糟糕了。我們現在真的可以往前看,把這件事拋在腦后,不再去想那些我們本不該去糾纏的事情,并且再也不要和這個可怕的人扯上關系了。”
命案發生后的翌年底兇宅被拆除
資料來源:環球時報、紅星新聞等
《驛動的心》曾唱哭全場,姜育恒:和我一樣都是天涯游子
這個蛇年,蛇咬事件頻發,怎么破?
新民一周 | 北約的“爸爸衫”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