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暑運旺季來臨,經濟艙飛機票的平均價有望上揚至839元;上半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3.7億人次,同比增長5.9%
文| 王靜儀
編輯|王延春
2025年上半年剛過,各項行業數據陸續出爐。7月2日,第三方民航數據平臺航班管家發布上半年民航市場數據總結。
據統計,上半年民航國內經濟艙平均票價達740元(含稅票價),同比2024年下降6.9%,同比2019年下降7.8%。
具體而言,春節假期(1月28日-2月4日)均價959元,同比2024年降16.6%(較2019年微增2.8%)。隨后票價一路走低,進入民航傳統淡季,一季度平均票價僅為734元。
上半年整體而言,乘客買一張飛機票的平均價格是740元。由于今年春節較早,除了1月,乘客在每個月購買機票都比往年更便宜。
隨著7月暑運旺季來臨,機票的價格再度上揚,截至6月29日統計,暑運預售機票的經濟艙平均價是839元。盡管高于上半年水平,但低于2024年的851元,也低于2019年的866元。
票價降低的另一方面,是旅客人數的增多,中國民航依然呈現“旺丁不旺財”的局面。
航班管家統計,2025上半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3.7億人次(僅含境內航司承運數據),同比2024年增長5.9%;其中國內(含港澳臺)同比增長3.8%、國際同比增長28.4%。
民航局的官方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達到7.3億人次,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已成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國家,2025年預計完成旅客運輸量7.8億人次,有望再創新高。
據了解,上半年,最繁忙的中國機場是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位列第二。他們的旅客吞吐量皆超過4000萬人次,實現了10%左右的增長。其次是北京首都機場與深圳寶安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
“中國民航發展潛力十足,因為仍有接近10億人口沒有坐過飛機,年人均乘機次數僅為0.6次,不及美國的年人均乘機次數為2.5次。預計未來20年,中國的民航增長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航空運輸市場。”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對《財經》表示。
旅客運輸量的增長,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航班數量的增加;二是航班客座率的上升。
最多的一天,中國民航執行了超1.7萬個班次,平均每分鐘就有十幾個航班。2025年上半年,民航整體運行客運航班達275.6萬班次,日均超1.5萬班次,同比增長3.7%,其中國內(含港澳臺)增長1.4%、國際增長24.3%。
其中東方航空的航班數量最多,上半年的航班量超過40萬班;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和中國國航這三大航的執飛占比達42.6%,也就是說,中國每兩個航班起飛,就有一個由三大航完成。
在客座率方面,2025上半年民航整體客座率達84.1%,高于2024上半年1.9個百分點、高于2019上半年0.8個百分點。
進入7月,暑運旺季開啟,各大航空公司都“摩拳擦掌”,開辟新航線、機型“小換大”、加密熱門航班的班次,加大運力投入。
《財經》從東航了解到,暑運合計將執行客運航線1150余條,日均執行航班超3200班,同比2024年增長5%。國際航線密集上新,近期已開通西安—伊斯坦布爾、上海—日內瓦、上海—米蘭等航線,7月,還將開通上海—阿拉木圖、上海—熊本、上海—哥本哈根等航線。
總部位于上海的吉祥航空,預期暑運運力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4%。《財經》了解到,“空中避暑走廊”將成為亮點,增加多個熱門清涼目的地,比如新增杭州—青島—海拉爾、南京—大連—海拉爾通道,并加密南京、上海虹橋、上海浦東至海拉爾等多條直達航線;同時發力西北市場,全新開通上海浦東至喀什、伊寧,恢復上海浦東至敦煌、西寧等航線。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說,下一步,將繼續優化國內航空快線品質,有序推進不同航空公司之間自由簽轉,提升高頻航空旅客黏性。聚焦“入境游、低空游、研學游、親子游、銀發游”,豐富航空產品供給。加快國際航班恢復,力爭在2025年國際航班數量恢復至90%以上。
責編 | 張生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