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2025年7月初,韓國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李在明執政首月支持率接近60%,這個數字比尹錫悅同期高出不少,也讓外界對他的施政表現產生了更多關注。
李在明上任后,面對韓國經濟的嚴峻形勢,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他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直言韓國經濟處于“絕望”境地,并表示政府正在緊急制訂補充預算案。這個預算案包含了發放全民消費券促進消費、加大投資、支援個體業者和弱勢群體、穩定財政等內容。從實際效果來看,在特朗普所謂的90天期限將滿之時,韓國6月前20天的出口額不降反增,甚至還實現了超過2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李在明的經濟調控有關。此外,李在明政府還在和美國協商延長關稅暫停期,希望能為韓國經濟發展爭取更多空間。
李在明(資料圖)
在半島局勢方面,李在明的做法和尹錫悅截然不同。尹錫悅任內對美一邊倒,導致半島局勢緊張,甚至被朝鮮最高領導人稱為“主要敵人”。而李在明一上任就展現出緩和局勢的意愿,他紀念《北南共同宣言》,在施政演說中強調半島和平的重要性,認為和平是經濟增長的基石。這種態度的轉變得到了不少輿論的肯定,大家覺得他可能會像文在寅一樣,為半島和平作出努力。
再看李在明和尹錫悅在執政風格上的差異,那可真是非常明顯。尹錫悅剛上臺沒多久,支持率就跌破了一半,主要是因為他的一系列人事安排引發了爭議,提名的部長人選接連被曝出丑聞,讓人們覺得他識人不明,內閣也不可靠。而且他在經濟危機面前應對不力,還經常口無遮攔得罪公眾輿論,把中間派都推到了對立面。再加上國民力量黨內斗不斷,他的任期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混亂。
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就不一樣了,他在政治上更加老練。他吸取了尹錫悅的教訓,在人事安排上更加謹慎。雖然組閣過程中也出現了首席秘書因違規貸款辭職的情況,但他迅速采取措施,提名了包括財政部長等在內的一長串內閣人員,讓組閣工作接近尾聲。在政策制定上,他主打“國民團結”和“穩定社會”的牌,承諾讓國家出錢給企業紓困,這些都很符合當下韓國民眾的需求。
現在李在明的高支持率,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選民對他的積極預期之上。但他也面臨著不少挑戰。首先是內閣組建完成后,如何確保政策能夠有效落實。畢竟韓國經濟增長率已經跌破1%,民眾都在等著看這些經濟措施能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其次是在國際上,他需要平衡好和中美等大國的關系,處理好關稅談判、半島和平等一系列問題。如果這些事情處理不好,選民的預期可能會落空,支持率也可能會下降。
尹錫悅(資料圖)
從更深層次來看,李在明的成功其實反映了韓國政治的一種“撥亂反正”。尹錫悅執政期間的種種失誤,讓韓國陷入了進退失據的境地,民眾迫切希望能夠改變這種狀況。李在明抓住了這個機會,以反對尹錫悅的姿態贏得了選舉。但他不能僅僅停留在反對尹錫悅的層面,而是要真正拿出解決韓國面臨問題的辦法。
現在李在明執政才一個月,內閣也剛剛組建完成,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他能不能把高支持率保持下去,能不能像他希望的那樣,向文在寅上任百天70%的支持率看齊,就要看他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能不能在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交出讓民眾滿意的答卷了。韓國的未來會怎么走,李在明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