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在《活著》里寫道:“活著是自己去感受活著的幸福和辛苦,無聊和平庸;幸存,不過是旁人的評價罷了。”人到五十,半生已過,嘗遍酸甜苦辣,本以為能活得通透些,卻總有些人和事,像刺一樣扎進生活里。
老話說“五十知天命”,這個年紀該學會做減法了。有些關系看似熱絡,實則消耗精力;有些人表面熱情,背后卻藏著算計。這三種人,能不見就別見,因為付出的代價,可能比你想得更大。
一、不懷好意的“假朋友”,遠離虛情假意,老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樓下的劉叔就栽過跟頭。
他退休后加入了一個釣友群,群里有個“王老弟”天天喊他“劉哥”,一口一個“您釣魚技術真牛”,還總約著一起吃飯。劉叔被捧得心里舒坦,漸漸把對方當知心好友。
有次王老弟說家里急用錢,想借五萬周轉。劉叔念著“朋友一場”,沒打借條就把錢轉了過去。結果從那以后,王老弟電話不接、微信不回,甚至把劉叔拉黑了。劉叔這才明白,自己是遇上了“騙子朋友”。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到了五十歲,更要看清誰是真朋友,誰是假熱情。那些總在你面前吹彩虹屁,一開口就談錢、談利益的人,趁早遠離。別讓虛情假意,傷了自己的真心。
二、愛嚼舌根的“長舌婦”,不聽是非,不惹麻煩,老話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同事張姨的經歷,讓人直搖頭。
她以前愛去小區廣場跟一群老太太聊天,本是圖個熱鬧。可總有幾個人,今天說“誰家媳婦不孝順”,明天講“某某退休金比你高”,話里話外不是攀比就是抱怨。
張姨聽得多了,心里也跟著添堵,回家還忍不住跟老伴嘮叨。結果老兩口因為這些“閑言碎語”鬧起了矛盾。后來張姨果斷退出,她說:“聽這些是非,日子都過不安生,躲遠點才清凈!”
古訓有言“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五十歲往后,時間和精力都寶貴,何必把心思花在家長里短上?那些愛搬弄是非的人,就像負能量黑洞,離得越近,越容易被拖進壞情緒的泥沼。
三、見不得你好的“親戚”,減少來往,守住本心,老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鄰居李大爺深有體會。
他退休后做些小生意,賺了點錢。結果有些親戚眼紅,三天兩頭來“串門”。不是想低價買他的貨,就是拐彎抹角借錢。李大爺不借,對方就冷嘲熱諷:“有錢了不起啊,六親不認!”
更過分的是,這些親戚還在家族群里編排他,說他“賺黑心錢”。李大爺氣得不輕,最后直接退出家族群,減少和這些人的來往。他說:“與其被他們氣出病,不如眼不見為凈!”
現實就是這么扎心,有些親戚盼你窮,不盼你富。五十歲了,別再為了所謂的“面子”勉強自己。遠離見不得你好的人,守住自己的生活,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作家蘇童說:“生命中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之,難以歸類,也不能構成什么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縈繞不去。”人過五十,該學會篩選身邊的人和事。
遠離假朋友,是守住錢財;避開長舌婦,是守住心情;少惹見不得你好的親戚,是守住生活的安寧。別覺得這樣“不近人情”,有些關系斷得越早,余生越輕松。畢竟,往后的日子,要留給值得的人和事,才不算辜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