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眾文藝作為當下文藝領域的重要現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民生活,觸發思想共振,引發情感共鳴,展現出文藝創作的新活力。為深入探討新大眾文藝的發展方向,作為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的重要環節,以“眾心筑藝,時代共鳴”為主題的新大眾文藝主題研討于7月3日在北京舉行。行業專家、平臺方、創作者等齊聚一堂,共同為新大眾文藝的發展出謀劃策。
交流伊始,北京市委網信辦黨組成員、副主任郭玉松在致辭中談到,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因此,要堅持價值鑄魂,走好“守正路線”;堅持人民為本,走好“人民路線”;堅持科技賦能,走好“創新路線”。
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成員、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曲梅林在致辭中表示,越是大眾參與、創作繁榮,越需要堅守文藝的精神內核與價值航標,需要廣大創作者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文藝的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動搖;需要筑牢價值引領思想根基,堅守在百花齊放中激濁揚清的原則不松懈;需要扛起時代精神的引領旗幟,秉持創作聚焦真善美、弘揚主旋律的理念不偏移,使新大眾文藝真正成為繁榮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動力源泉。
主題演講解讀發展路徑
新大眾文藝是一場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文化變革和社會教育運動。這一過程中,文藝創作該如何從“高原”走向“高峰”?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顏梅從“人民”中給予答案,她認為,新大眾文藝的人民性不應以受眾多寡為根本依據、不以流量高低為唯一標準、不以點贊多寡為評判標準。而談及從流量到質量的“新大眾文藝”發展必由之路,中國金融作協副主席梅毅表示,要堅持流量和導向并舉,不能忽視網絡視聽節目的價值導向作用,不能因為流量而忽視質量,不能只看熱度而忽視深度,不能為了通俗而流于庸俗,不能陷入娛樂至死的利益誤區,要竭力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周逵也認為,在網絡視聽已經成為“數字空氣”的當下,唯有質量與深度共存的作品才能在大浪淘沙下脫穎而出,成為大眾選擇的好內容。
如何大地為紙,生活作筆,共繪時代星空?在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看來,出圈的作品中有技術的創新也有新業態的培育,這背后折射的恰恰是新大眾文藝的包羅萬有、勃勃生機,新大眾文藝扎根大眾、擁抱科技,極大強化了文藝的人民性,也繼續繼承了傳承傳統文藝的以文載道、以文化人的價值追求。對于創作者來說,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記錄時代,服務大眾,點亮屬于每一個人普通人的心靈星空,這是創作者永恒的使命。
在“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背景下,快手娛樂營銷總經理王正菲認為,今天新大眾文藝正以普通人作為大主題,以平臺機制、社區文化和內容技術為支撐,催生出去中心化、生活化、全民參與的新格局。而結合新大眾文藝的實踐與探索,無憂傳媒戰略副總裁瞿濤認為,在新大眾文藝生態中,大眾不僅是觀眾,更是共創者。每一次點贊、評論,都在塑造內容的方向。
圓桌對話碰撞思想火花
在“創作者說——新大眾文藝的破圈創作與文化價值傳遞”的圓桌對話中,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引導嘉賓們圍繞新大眾文藝的破圈創作與文化價值傳遞展開了深入討論。
傳統文化科普新媒體傳播者國曉飛強調,破圈的核心是創新,能夠成為某個領域第一,并不斷迭代保持第一才是關鍵。談及如何利用新大眾文藝傳承和創新面人技藝,國家級非遺“面塑·北京面人郎”北京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郎佳子彧認為,非遺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如何在當今時代重新找到這些技藝的群眾基礎,怎樣以人民為中心找到契合點,實現非遺與普通人的共鳴便是破圈的密碼。
對于AI的應用,快手可靈AI超級創作者郭致聰從自身創作實踐出發表示,AI工具更多像一個創意放大器,可以幫助創作者完成執行層面的內容,但之于創意、想法等離不開人的本身。
面對想加入新大眾文藝人們,北京青少年影視戲劇協會副會長,演員、編劇、導演陳大愚希望大家熱愛自己的行業、尊重自己的觀眾;田間詩人呂玉霞也表示,要大膽一點,做回真實的自己。
在“新大眾文藝創作的內容升級與創新路徑”圓桌對話中,主持人周逵與嘉賓們就新大眾文藝創作的內容升級和創新路徑展開了熱烈探討。
結合自身感受,中國金融作協副主席梅毅認為,越來越接地氣造就了其越來越靠近新大眾文藝。 抖音直播業務代表楊舒堯也表示,在直播間越來越發現,不只靠顏值,更是拼真實力,有才華的人在直播里總是會發光的。
董晨宇則提醒,在新大眾文藝人人皆可創作的背景下,不容忽視的是要去接納、寬容、承認不同代際、不同背景、不同社會身份的人對于同一作品不同的觀點、聲音和討論。對于如何平衡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的關系,跨文化媒體人Justyna Szpakowska認為,其核心是內容本土化、粉絲全球化。
快手可靈AI產品及運營負責人李楊也建議,在技術發展過程中,不用過多關注其當下的缺陷,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應該是其發展趨勢。
與會嘉賓表示,通過此次研討,各方對新大眾文藝的“人民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新大眾文藝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同時,也認識到新大眾文藝實現從流量到質量躍升的緊迫性,創作者、平臺和政府部門需要共同努力,提升作品質量,推動新大眾文藝的高質量發展。
好文共賞請轉發 有話要說請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