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6日報道:時值建院七十周年,上海越劇院精心策劃并啟動越劇四大經典劇目全國巡演。7月3日-6日,上越三大演出團同期晉京,在國家大劇院和北京吉祥戲院輪番獻演越劇經典劇目《紅樓夢》和《梁山伯與祝英臺》。
最經典,代表劇目的集中展示
1958年,由上海越劇院創排的《紅樓夢》首演于共舞臺,這一部舞臺綜合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凝聚了編劇、導演、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方面的集體智慧和藝術才華,主演徐玉蘭、王文娟,編劇徐進,藝術指導吳琛,鐘泯導演等,均是在各自專業領域上開疆拓土的頂尖藝術家,他們的通力合作,使得這部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1962年,該劇被拍成電影在全國各地放映,影響力日漸擴大,它不僅成為上海越劇的“四大經典劇目”之一,更成為整個越劇劇種的代表作品。迄今為止,《紅樓夢》是中國演出場次最多、累積票房最多的戲曲劇目之一。
最藝術,流派紛呈的同臺競演
此次晉京的5場演出中有3場《紅樓夢》,其中徐王版2場、尹袁版1場,以及范傅版、袁范版《梁山伯與祝英臺》各1場。
流派紛呈是越劇劇種的重要藝術特征和顯著優勢,越劇發展歷程中不同演員在表演風格、唱腔特點以及藝術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逐漸形成了眾多具有獨特藝術個性的流派。這些流派在唱腔、表演、音樂等方面的不同特色,豐富了越劇的舞臺藝術表現力,也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審美需求。
最傳承,代際傳承的有序發展
戲曲的弘揚與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此次晉京演出,上海越劇院集結三個演出團的力量,搭建超強演出陣容。當代越劇表演藝術家趙志剛、方亞芬、單仰萍、章瑞虹(按演出時間排序)攜手新晉中生代王清、俞景嵐、楊婷娜、忻雅琴、徐曉飛、斯鈺林、王柔桑、盛舒揚,以及新生代青年演員俞果、陸志艷等聯袂獻演。
最市場,票房保障的市場熱度
作為越劇藝術的巔峰之作,《紅樓夢》以細膩唱腔與詩化敘事再現古典文學的意境美學,《梁山伯與祝英臺》則以浪漫主義敘事傳遞中華文化的情感哲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作為上海越劇院常年駐場和巡演劇目,它們創造了戲曲舞臺藝術作品演出場次及票房的高水平記錄,據統計,僅去年一年,兩部劇演出場次百場左右,觀眾約7萬人次。
此次晉京演出的《紅樓夢》和《梁山伯與祝英臺》各場次票源已近售罄,再次充分印證了經典文藝作品在當代文化市場的強勁號召力。
上海越劇院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