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局開辦之初,為了滿足淮軍作戰所需,加上李鴻章手里的經費有限,因此主要是生產火炮、槍支、彈藥等等,無暇他顧。不過江南制造局的前身旗記鐵廠原本以輪船修造為長,而此時曾國藩、李鴻章已經見識到輪船在軍事方面運用的好處,因此都考慮“如有余力,試造一二”,以實現自造輪船。
1867年春,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上奏清廷,申請在江南制造機自造輪船,并從江海關中每年提取一成洋稅作為經費。不久江南制造局就在徐壽、徐建寅父子和華蘅芳等人的主持下,先后設計、建造了“惠吉”、“操江”、“測?!薄ⅰ巴浮?、“海安”、“馭遠”、“金甌”、“保民”等艦船,和福州船政局一樣,是當時國內主要輪船制造基地之一,開創了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新局面。
“馭遠”艦
不過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不斷,對軍火需求極大。作為當時中國最大的軍工企業,江南制造局生產重點不得不向槍炮、彈藥等方面傾斜。在1875年“金甌”號鐵甲蚊子船下水以后,江南制造局將原本就不多的造船經費分出一半用于軍火生產,剩下的造船經費只夠維持修船業務。
保民
之后除了1885年為南洋水師建造了一艘“保民”號巡洋艦之外,江南制造局停止了造船業務,日常就只有為南洋水師和招商局等維修艦船。這個一度發展勢頭不錯的造船機構,因為經費所困,只能暫時黯然退場,不得不說有些可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