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深秋,西安甜水井街的宅院外,兩個補鞋匠死死盯著朱漆大門。特務機關記錄本上已劃滿七百三十道橫杠——這是他們第七百三十次搜查這座宅院。
當警察踹開最后一道門時,梳妝臺前只余半盆洗澡水微微晃動。他們永遠不會知道,五米七深的地下,印刷機正趕印著《西北通訊》,電臺天線從廚房煙囪伸向延安……
虎穴筑巢:萬塊銀元打造的鋼鐵堡壘
當王超北用父親留下的一萬六千塊銀元買下廢墟時,連同志都覺詫異。這位剛完成香港秘密運輸任務的特工,卻在敵特眼皮底下大興土木。監工梅永和(奇園茶社老板)記得:“每修十丈換批匠人,關鍵工序全由自己人動手。”
十萬青磚、二十噸水泥構筑起四座院落。表面看是尋常民宅,實則暗藏玄機:廂房電鈴直通后院,二十余間房皆有夾層。最精妙處在于“四院三門”的縱深設計——從街門到王超北居住的后院需穿越六十米,為轉移贏得珍貴的三五分鐘。西安警備司令部檔案記載:“該宅進深異常,疑為共黨巢穴?!?/strong>
地心戰場:鷂子翻身的生死屏障
地面建筑僅是序幕,真正的核心在五點七米深的地下。兩個窯洞分別承擔收發電報與印刷任務,通風口藏在廚房煙囪內。雙井設計更顯匠心:明井傳遞飲食情報,暗井處理污物文件。
窯洞入口的“鷂子翻身”裝置堪稱絕妙:需蜷身爬行通過曲折甬道,至狹窄處必須翻轉身體才能抵達洞門。三寸厚木蓋壓著二百公斤青石碌碡,氈毯密封令毒氣水攻皆失效。
1941年秋,特務頭目徐鵬飛曾調來工兵爆破,爆炸后只震落碌碡封死洞口——這正是設計者的預判:“寧毀密室,不泄機密?!?/p>
澡盆烽煙:農婦智破千鈞搜查
1946年盛夏正午,王超北在后院沖涼時忽見警察闖入。澡盆水漬成為致命破綻。妻子李霜菊當即解衣褪襪,將腳浸入水中,又把孩子剝光塞進澡盆。她邊系衣扣邊呵斥:“我在洗澡!”這聲叫嚷贏得關鍵兩分鐘。
當特務闖進時,只見農婦挽著濕發嗔怪:“大晌午的,讓不讓人清凈?”王超北的布鞋沉在盆底,水波掩蓋了所有痕跡。
這樣的驚險時刻發生過十七次,據敵特檔案記載:“李氏潑悍,每以沐浴、月事推阻搜查?!?/p>
七年迷局:特務眼皮下的信息洪流
敵人并非毫無察覺。1940年起,宅院周邊冒出裁縫鋪、小人書攤等七個監視點。拉洋車的特務日間計錄進出人數,卻始終對不上號——原來同志們通過偏門經鄰街出入。更令敵特困惑的是頻繁的電臺信號。
軍統西北站1944年報告稱:“該處電波頻現,然掘地三尺未見天線。”他們不知天線藏在煙道內,而發電機廢氣通過枯井排放。當敵人加強夜間搜查時,工作人員便轉入地下連續作業。王
超北在回憶錄中寫道:“最危險時地下連續工作八晝夜,靠咸菜饃度日?!?/p>
金蟬脫殼:青石碌碡的最終使命
1947年9月,特務頭子齊耀榮率武裝進駐二門院落。此時地下黨早已將電臺轉移至敵軍“剿總”司令部澡堂夾層。王超北指揮眾人用三天三夜封堵所有密道,最后用青石碌碡壓死主洞口。
當敵人終于砸開地下室時,只見空窯洞壁上刻著“來日方長”四字。而此時在三十里外的新據點,《新華日報》西安版仍在繼續印發。這座承載七年情報戰的建筑,最終以“無確鑿證據”被敵特檔案草草結案。
【參考資料】《中共西安情報處工作紀實》(陜西人民出版社)王超北《古城斗“胡騎”》(《革命史資料》1981年第3輯)《陜西省志·公安志》(三秦出版社)軍統西北站《西安可疑目標監視記錄(1939-1947)》(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李霜菊口述材料(西安市委黨史研究室存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