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可能還記得一個名詞叫做片面最惠國待遇,比如說曾經的不平等條約當中,英國在《天津條約》當中撈到了長江的航行權,美國自動也能享受,這是一種連鎖反應。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的7月3日中美之間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了《望廈條約》(Treaty of peace, amity, and commer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這是中美之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因為《南京條約》太有名了,大家可能對這個就會略微顯得生疏一點。
我們來簡要分析一下《望廈條約》的危害,它不僅延續了《南京條約》的條款,還變本加厲了,埋下了很多禍根。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并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
《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貿易章程》)是1844年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繼《南京條約》后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的又一枷鎖!它深刻加劇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
首先第一點是嚴重損害了我國的司法主權,讓領事裁判權制度化。核心內容在于條約第21條規定美國人在華語,中國人和其他外國人之間的訴訟糾紛,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有爭端就必須由美國領事,按照美國法律審理。也就是說肯定會向著美國人了。
有個嚴重危害,在于破壞司法獨立,這個就叫做“領事裁判權”,也就是治外法權的正式確立和制度化。美國人在中國犯罪或者卷入糾紛,不受中國法律的管轄和制裁,就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法律尊嚴。
這樣就會庇護罪犯造成不公,成為了美國人在華違法活動的保護傘,縱容走私販毒,比如說鴉片等非法行為,導致了非常大量的司法不公事件,中國受害者無處伸冤。這個先例也被其他列強國家引用了,后來他們也是這么干的。
這就叫做“國中之國的”制度,有了這個開端之后,為其他列強在華建立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的勢力范圍,就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
其次是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比如條約的第二條,雖然規定關稅需要秉公議定,但是實際上還是剝奪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更重要的是規定了“倘中國日后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
這一點的嚴重危害在于固定低關稅,曾經的《南京條約》的協定官是原則被具體化并固化了。這就讓中國無法自主根據國家的需要調整關稅的稅率,尤其是提高稅率,因為他們不讓了。
束縛了中國的財政與經濟,低關稅就嚴重削弱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因為關稅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同時使中國脆弱的民族工業和手工業無法得到關稅保護。所以大家都暴露在西方廉價商品的傾銷沖擊之下。因為大家知道資本主義經濟侵略首先就是市場營銷,這是一種直接的掠奪,這就阻礙了被侵略國家的經濟發展。
還有就是談判的門檻也提高了。因為任何關稅的調整都需要當時的美國以及其他列強同意,談判的難度就非常非常大了,那么中國就徹底喪失了經濟主權的關鍵一環!
再次就是美國擴大了侵略的權益。這超越了《南京條約》。
他們還獲得了兵船自由航行權。比如說這是第32條,美國軍艦可以在通商口岸所謂“巡查貿易”。并且還可以進入中國近海,這就為外國武力威脅中國沿海干涉內政提供了所謂的條約依據。
還有我們剛才說到的片面最惠國待遇,這是在第二條當中的。這個規定如果中國給予了其他列強任何一個什么權益,那么合眾國也就是美國的國民一體均沾。
這個危害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極端惡劣的條款,這意味著從此以后任何國家通過武力或者訛詐從中國獲得了新的特權,美國都會無需任何代價就自動享有該項同等特權。
這個就像鏈條或者說藤蘿一樣,將列強各國在華利益的捆綁在一起了這形成了共同壓迫中國的聯合陣線,使中國陷入了“一國得利,諸國均沾”的惡性循環。這樣也就極大的增加了中國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難度,因為他們不是一個國家,他們是一群強盜。
還有美國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設立醫院,教堂等等權利,這是第17條和18條的內容。這就是為外國勢力進行經濟文化滲透提供了便利和法理的依據,也就經常成為那些教案,也就是民教沖突的根源。將來那些藏污納垢的租界,都是慢慢這樣形成的。
當然還有帝國主義文化滲透和干涉內政的隱患,第18條讓他們設立教堂和醫院的權利放開了之后就為美國等等西方國家進行宗教傳播和文化滲透就打開了方便之門。雖然宗教交流本身是一種文化交流,但是當時那個不平等的條件下,這是一種強加于人的東西。誰都知道信了洋教的那些人,鼻子都沖到天上去了,他們被民間稱為二鬼子、二毛子,都是幫著魚肉鄉里的。在不平等的條約背景之下,教會組織宗教力量經常與領事裁判權相結合,引發我們剛才說的各種教案,然后就成為列強進一步干涉內政的借口。
第34條也很可怕,因為這里埋下了一個伏筆,這就是說規定條約簽訂12年之后,可以所謂公平酌辦的修訂,這就為列強尤其是美國之后以修定新條約為名,索取更多利益埋下了伏筆,這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誘因之一。
所以中美《望廈條約》是繼中英《南京條約》,中英《虎門條約》之后,清政府與西方主要大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它不僅是造成當時的危害,還有極其惡劣的示范效應!他的條款尤其是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片面最惠國待遇,為后來法國的《黃埔條約》以及瑞典、挪威等西方列強的惡行也提供了范本。這些國家后來就紛紛效仿美國,以一體均沾為理由,強迫清政府簽訂包含同樣甚至更多不平等條款的條約。這就形成了“體系化的不平等條約體系”。
所以說《望廈條約》的危害是極端全面和深遠的。先是司法主權的淪喪,領事裁判權使中國喪失對在華外國人的司法管轄權。
協定關稅原則被強化了,關稅自主權徹底喪失了,扼殺我們的民族經濟,所以是經濟主權受控。
然后就是主權的持續流失,兵船自由航行和片面最惠國等條款嚴重侵犯領海主權和其他主權。這使中國陷入各大列強利益均沾的泥潭。
后面也為繼續侵略鋪平了道路。條款就成為其他各國效仿的模板,所謂的12年之后重新修訂條約的規定成為了日后擴大侵略的借口。
所以可恥的《望廈條約》不僅鞏固和擴大了《南京條約》所開啟的侵略的利益,其新增的條款,尤其是領事裁判權和明確化的片面最惠國待遇危害尤其深重。
這個條約標志著中國主權遭受了更系統,更深入的破壞,它是中國近代史上沉痛的一頁,加速了中國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沉淪,是我們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請一定要記住《望廈條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