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最近的出名,源自畢業典禮儀式上的一場雨和“兩個字”,盡管當事各方都在盡力消除影響,但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儀式當天下著雨,突然有學生沖著正在臺上致辭的校長高喊“下來”!校長當即回應道:“好”,然后走下臺,在雨中繼續講話,全體教師代表也走到臺下,與校長并肩站立。
開始我以為臺下的學生們都淋著雨呢,但一看現場圖,才發現學生們要么撐著雨傘,要么穿著雨衣,反觀臺上的校長和老師,雖說有遮雨棚擋著,但并不影響被雨淋著。
有人佩服學生的勇氣,認為是在追求平等與自由,這個十足有些扯淡——真要一律平等,那么也請學生們也脫下雨衣,和校長、老師一起淋雨——但這有意思嗎?
有人贊賞“青春的張揚”,認為年輕人不必太懂規矩——很遺憾,張揚不是無禮的免責卡,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未必有校長那樣的涵養,所謂“贊賞”,其實是雙標。
還有人表揚這是“難得的反抗精神”——問題是,“反抗”要有對象,也要有正當性,請問,打斷校長發言有什么正當性?而且,畢業典禮是強迫學生參加的嗎?我記得我們學校不是。
高喊讓校長“下來”的學生,不見得是品行不端,可能只是社會經驗不足,亦或只是單純地想出出風頭,而且看起來他也達到了目的。
但是請他務必保持頭腦清醒——現在,只是“學生”這個身份保護了你,而不是因為你有多牛叉,等到了社會,同事、同行不會有人遷就你,在一片喧囂的掌聲中,不乏興災樂禍,等著看笑話的“吃瓜群眾”。
而很多支持學生的人也許并未意識到,他們的點贊,正在為一種淺薄助力,久而久之,真正值得尊重的反抗、真正有價值的批評,會被這些“噱頭”稀釋殆盡。
從校長、老師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要理解這個社會,確實有“刺頭”的存在,適當放低一點姿態,也許會受一點委屈,但可以遠離不必要的麻煩。
堅持把淺薄當勇氣的人,也不必苦口婆心地規勸,因為自有社會來教育他——不是每個人都有“董黃那”小姐那樣的后臺,即便有,遲早有一天也會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