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綜藝節目里最好笑的橋段,往往是別人家的痛苦。
看完《全員加速中2025》第六期,我緊緊地盯著,蘇醒在中止間氣喘吁吁地跑步的畫面,這一畫面足足持續了五分鐘。
那個身著“8”號戰袍的男子,開場便被官方認定為“年齡最大”的在挑選箱子時放出了獵人,隨后直接奔向了中止間,他沒有復活卡,連一絲掙扎的機會都未曾有過。
彈幕在狂笑著,“醒哥實慘”,可那鏡頭卻拍到了他發呆的眼神,這分明在說著:這真的是付費來這里受束縛的啊。
那天當節目組遞來規則卡的時候,那句“年齡最大的人來吧”,如同利箭一般,直接就狠狠地往蘇醒的心口扎了下去。
全場哄笑聲中,就他在強撐著尷尬地笑,事后還得用卑微的態度建議換一個“閱歷最豐富”的更體面的說法。
更諷刺的是,這位“元老”剛教完陳夢,“茍且偷生”的秘籍轉頭自己,就因幸運數字玄學,而翻車。
當他用吸管在泡泡缸里憋氣這一名場面被考古重溫之時,在新一期里,他已然坐在中止間的那把塑料椅上,對著鏡頭說道,深刻體會到了陸虎當年所經歷的痛苦。
你瞧那些曾作為笑料的東西,最終都將會化作淚水,只不過包裝盒上寫著“綜藝效果”罷了。
當劉牧洲撲通跳進河里躲避獵人時,我手里的薯片掉在了地毯上。
節目組用剪輯以及音效,把這一幕烘托得如同高光時刻一般,不過在那冰涼河水的底下,潛藏著危險的指數,與此同時也展現著嘉賓們身體的損耗情況。
為了收視率而制造的視覺奇觀,正在悄然地提高著游戲瘋狂的門檻——去年藏于垃圾堆被稱作機智,今年縱身一跳才值得被鏡頭捕捉,那明年又會是什么呢?
更令人胸悶的是蘇醒的處境:當中止間成了他的私人跑步館,當"勞務不能白拿"的自我解嘲成為新梗,那些笑著截圖的表情包背后,藏著多少身不由己?
我們這代人看綜藝早就不追求真善美了
當蘇醒狼狽地跑步的身影,被P成表情包滿屏飛舞;當劉牧洲濕淋淋地爬上岸的畫面,配上“勵志”的BGM之時,彈幕里狂歡著的“笑不活了”,其背后潛藏著某種反邏輯:他越是凄慘,我越是感覺愉悅。
就像職場中被稱作“姐”的姑娘那瞬間垮掉的嘴角,就像朋友聚餐時總有人不得不扮演那滑稽的丑角,我們將現實里的那種隱性霸凌在綜藝里堂而皇之地進行消費。
蘇醒教導陳夢,“放下尊嚴,暫且忍耐至最后”,結果呢他自己卻率先陷入了被嘲諷的境地,這真的可以說是當代青年的一種生存寫照呢。
若說這期節目乃為一面照妖鏡,那蘇醒跑步的熱搜詞條便將這鏡子擦拭得愈發明亮。
節目組深知觀眾愛看他被虐,便持續予以“投喂”;蘇醒知曉梗意并配合演出,以此保住曝光度;粉絲一邊呼喊著心疼,一邊傳播他窘迫的片段,從而完成了流量的閉環。
在這套心照不宣的合謀之中,究竟誰比誰更為清醒?
反倒乃是彈幕中那句“沒蘇醒等加更”泄露了真相:即便再精心設計的劇本,都難以抵擋真情實感所產生的引力。
看到中止間蘇醒挨個給新選手陪跑時,我突然懂了他的生存哲學。
那些藏在泡泡缸里,用細細的吸管,慢慢地、輕柔地呼吸的時光,那些在眾人面前,被直接地、毫不掩飾地指出年齡的時刻,最終全都變成了跑步機上那一陣緊似一陣的腳步聲。
當節目組拿年齡當作梗去制造沖突的時候,他以“資歷最為深厚”這樣的方式,輕巧地從容地化解了那股火藥味;當游戲機制致使他在開場就被淘汰出局的時候,他卻硬是把那如同冷板凳般的處境,巧妙地改造成了像是健身房單間那樣的獨特狀態。
這期最動人的不是蘇新皓的MVP獎章,而是蘇醒跑第四圈時扭頭問工作人員:"冠名商滿意了吧?“
看清規則那殘酷的一面,卻依然保持著體面的人生態度,這樣的人生比任何劇本都更加精彩
如果綜藝,注定需要“倒霉蛋”這樣的角色,希望節目組明白,真正的喜劇精神,并非去消費那種,狼狽的樣子。
當在節目結束的那一瞬間蘇醒過來,看著攝像機問:“下一期能不能讓陸虎復活呢?”之時彈幕緩緩地飄過了幾行字:“醒哥別哭”。
其實他在笑,但我想很多看綜藝長大的年輕人都懂他笑里的那根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