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只樣品做出來后,自己立馬進行了測試,效果還是可聞的。表現就是高頻變得圓潤了,背景也干凈了。不過,自己所處的地區(都江堰)及小區(入住率不到30%)的電是相當不錯的,因此表現仍不是太明顯。當然,這是第一只樣品,它的效果也可能不是最好的。
拓展閱讀:用科學的精神,干玄學的活—長篇介紹,如何制作一只接地盒(一) - 今日頭條
在做好第一只的同時,自己也在準備新的樣品。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不用導電石墨。它實在有些貴,一公斤311元了。而且,這玩意的電阻率也不低,大約只有200歐/米這樣,做不到自己設想的更低的100歐/米。重點是,還很容易把外殼污染掉,做成的樣子是這樣:
黑成這樣,我估計一只也賣不出去。逼得我不得不用膠布纏。于是我買了鐵粉,想著這玩意是導體,豈不是想調成多少都行。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買回來一測,電阻無窮大:
然后我不死心,準備買便宜的碳粉替代,這個也便宜,30多一公斤。結果:
還是不導電。可它們成份明明是一樣的啊!反正,省錢這種事,又黃了。
一、接地盒的材料成本計算
在做好第一只接地盒后,我開始粗略的計算了一下成本,大致如下(以下材料都是按三個盒子算的,在最后除3即可。
木盒:34.29元
黃銅片:42.40元
導電石墨:312元
活性碳:26.66元
接線柱:37.98元
鋁泊膠帶:8.66元
超級電容:29.20元
普通電容:0.72元
導線:15元
插座:22.5元
插頭:3.5元
其余輔料之類,約10元
以上成本一共:542.97元,平均一只:180.99元
二、做成產品的成本變化
這就是180.99元做出來的樣子貨,哈哈。這樣如果能賣出去,我得笑死。
其中最關鍵的是,殼子,我得換成好看的竹盒子(它的另一個好處是沾了墨粉,應該可以清掉),這個成本要35元左右,一只。增加24元,一只;
另外接地線也得換成好看的,最少要加上線套,大約成本要增加5元一只;
最后就是包裝,這種一般要20元左右,一只;
所以,最后的成本大約為229.99,基本上就是230元的材料費。
三、其它成本
其它成本對這個產品很少,比如研發上,它的成本少得可憐(如果是音箱,那反過來),而且因為費時很短(從開始有想法,到現在,二周吧),所以也很低。
因為嘗試,買鐵粉買石墨粉買鋁帶買導電油等,大約花費:14+33+24+28+95=194元,跟沒有差不多。如果把它們均攤到100只里去,一只增加2元的費用。
另外就是買了一支帶測量電容功能的萬用表,沒想到這玩意兒現在100元就買到了,我記得以前買進口的要1000元了。一只增加1元的費用。其它工具都是自己以前用的,就不算了。
最貴的成本來了,人工!我估計了一下,大約我們兩個人,一天最多不超過5只,還只是盒子,不包括接地線,那個一天也就十來根吧。按一個人一天三百元的人工成本(普通產線工人人工可能要便宜一些,但其它成本就高了),因此盒子的人工費50元,線的人工費30元。加一起80元。
當然,如果你自己做,這個為0。不過,材料浪費比廠里做就大多了。這還不包括設備的投入。
加一起的話,大約增加83元左右的成本。也就是一只313元成本。
四、間接成本,利潤
一般來說,管理成本大約要算20-30%,也就是62-94元這樣。算25%好了,也就是78元。一起剛剛好380元。利潤算20%的話,就是76元,加一起465元了。再加上包郵什么的,要480元了。售前售后一起,基本上要500元了。
請注意,這樣的利潤也就一只76元左右。而這個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可言!
我要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