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首次,印度急著要劃界,高志凱線打到了印度痛處。十多年來尚屬首次!印度終于要在邊界問題上停止同我國纏斗,采用長期管理的方式分而治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這種行為做法有些“永久劃界”的意思,不再對我國的邊境地區充滿強烈欲望,因為進行長期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是承認現有邊界合法合理。只不過印度這次用的招數伎倆帶有濃濃的美國味道,在作出妥協和讓步之前習慣性地對維持強硬立場態度進行了重大宣示。
據媒體報道,印度記者在6月30日就我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提問:中方如何看待印方防長會后發表的一些看法,包括尋求邊界管理的長期解決方案?”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就劃界談判、邊境管控等問題保持溝通,共同維護邊界地區的和平穩定”。
毛寧還補充說:“中印已經建立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在政治指導原則協定層面達成一致。”
兩相結合之下不難發現,印度這一次是真的著急了,主動向我國釋放出劃定邊界的積極信號。
暫且不論印度此舉存在何種考量,單單只看這一行為舉措就明顯可以看出印巴局勢當中的強大中式武器威力深深刺激到了印度。
或者說中式武器裝備的實戰效果已經讓印度有所膽寒,印度害怕我國實質性下場幫助巴基斯坦,畢竟老對手搭配了中式武器裝備之后就可以做到讓印度大失顏面的程度。
如果巴基斯坦和中式武器裝備得到進一步的深層次綁定,那么印度以前從施壓中巴當中得到的諸多好處利益可能全部都要吐出。
印度不愿看到這一局面出現和發生,于是就在仔細評估后作出及時止損乃至韜光養晦的選擇。
看來真理永遠在大炮的射程范圍之內,任何人都逃不過這一鐵一樣的法則的固有限制,沒有人會主動選擇不趨利避害,如果有,那可能意味著螳螂捕蟬不是結束反而黃雀在后才是。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卻是“高志凱線”打到了印度痛處,即使最初版本的“高志凱線”是站在了反駁“麥克馬洪”的基礎之上。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秉持“麥克馬洪線”作為中印實際控制的邊界線,但高志凱卻認為印度此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麥克馬洪線”身上還殘留著非常濃郁的西方霸權主義意味,如果印度仍舊不改將“麥克馬洪線”奉為圭臬,我國完全可以將“高志凱線”當成是反制牌。
這樣一來,中印兩國的邊界沖突問題就始終無法得到解決,而且這樣的“高志凱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因為“高志凱線”如何劃定只需要得到我國的支持與認可,和印度無關。
同樣的道理,“麥克馬洪線”也不過是印度大力支持的一種劃分邊界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不具有普遍適用的意義和價值。
隨著中印雙方圍繞著邊界沖突問題而愈演愈烈,“高志凱線”逐漸朝著印度國內深入,至當下時,以恒河為界已然得到了絕大多數點贊支持。
這樣的“高志凱線”顯然不會被印度所接受,不僅僅是因為恒河是印度的圣河,更因為印度的領土將會失去非常之多。
換句話說,適用“高志凱線”,印度就會是吃虧的一方;反之,適用“麥克馬洪線”,我國就是吃虧的一方。
如果印度真的想要徹底解決邊界沖突問題,首當其沖的一點就是完全拋棄“麥克馬洪線”當中所反映和體現的真實立場態度。
倘若印度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那么不管是長期管理還是建立穩定對話磋商機制都像是在霧里登山,永遠找不到一條最適合的捷徑。
當然,只要印度能夠做到這一步,我國不會用“高志凱線”,尤其是以恒河為界的擴大領土范圍的“高志凱線”去施壓印度。
自始至終,我國都不是對對外擴張抱有極大熱忱的國家,中國人骨子里就沒有侵略擴張的基因,所求的,不過是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民族友好相處而已。
參考資料:
以“高志凱線”為中印邊界?高志凱回應|觀察者網
外交部:愿同印方就劃界談判、邊境管控等問題保持溝通|澎湃新聞
印度防長出席上合組織防長會議 與中國防長董軍握手|RT今日俄羅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