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薛晉文為呂梁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本文首發《中國社會科學報》2025年7月2日,特此分享,以供閱讀。
大約是2022年冬天,筆者在國內率先提出了“晉綏學”學術概念,并闡明了創建晉綏學學術體系的初步構想和重要意義,這有助于填補根據地學研究的學術空白。2024年11月,呂梁學院整合八個文科院系的研究力量,組建了包括晉綏歷史、晉綏教育、晉綏文學、晉綏藝術、晉綏金融、晉綏體育、晉綏新聞、晉綏外交在內的八大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晉綏研究院,由筆者擔任創院首任院長。如今,晉綏學研究在校內外學者的協同發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績,發表了多篇有影響的研究論文,獲批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斬獲山西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獲得了國家部委和省委領導的肯定和鼓勵,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晉綏學研究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和學術增長點,拓寬晉綏學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格局十分重要,是推動根據地學研究深入發展、服務當代社會的重要途徑和抓手。
首先,拓寬立體研究視野。既要加強晉綏歷史和晉綏文化的深度研究,也要勇敢挺進晉綏研究的“無人區”。比如,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的歷史地位和軍政價值研究、晉綏邊區文藝大眾化的當代啟示和價值研究、周文與《呂梁英雄傳》及其“山藥蛋派”文學的傳承發展研究等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我們要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開展晉綏學的立體閉環研究,著力研究晉綏邊區在早期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偉大探索實踐,及其對新中國和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當代啟示。
其次,加強跨學科研究。建立晉綏學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鼓勵歷史、外語、新聞、文藝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共同發力晉綏學研究,形成跨學科協同研究的合力。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交叉學科和交叉思想研究,可以產生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推動晉綏學研究的創新發展。比如,歷史學團隊和外語傳播隊伍聯合開展晉綏外交與中國抗戰形象的塑造研究,探究晉綏邊區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地位和影響;文學團隊和藝術體育團隊聯合開展晉綏文藝大眾化的方法和路徑研究;經濟學團隊和政治學團隊聯合開展晉綏邊區土地改革和社會治理體系研究等。
最后,構建開放研究格局。我們應加強晉綏邊區、陜甘寧邊區、晉察冀邊區的聯動研究和比較研究,這有助于確立晉綏邊區在各大區域聯動中的獨特歷史作用,揭示其在承東啟西中的獨特地位和獨特影響。我們應加強田野調查與口述史研究,深入晉綏地區的基層社會進行實證研究,收集第一手的歷史資料和民間記憶,為晉綏學研究提供豐富的民間史料支撐。我們應加強晉綏學研究的全球化視野,將晉綏學研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晉綏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