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卷土重來,特朗普向全球發起勒索,而這次,除了中國,恐怕其他國家都有的難受了。
最新關稅消息已經公布,據央視報道,特朗普在“空軍一號”專機上表示,90天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在本月9日到期,而美國將不打算繼續延長該期限,到時候,就“祝賀”各國在與美國貿易合作時,支付10%-50%的關稅了。
不僅如此,特朗普還發函給包括盟友在內的所有國家,除非談判成果落地,否則將迎接美國的貿易懲罰措施。
(歐盟率先對美國妥協,不僅豁免部分美國商品關稅,還同意特朗普提出的10%關稅條件)
據悉,特朗普的這番“提醒”,已經讓很多國家陷入焦慮。
歐盟第一時間“表忠心”,不僅同意美國提出的加征10%關稅條件,還直接下令豁免美國部分商品,以求美國可以象征性在某些領域降低關稅,比如汽車、鋼鐵、鋁制品、半導體、商用飛機等。
一位名叫塞夫科維奇的官員透露,歐盟已經收到美國發出的首份協議草案,這無疑是個好信號。
不難看出,在部分國家看來,主動讓步是與美國談判的最好底牌。尤其是綜合國力較弱的國家,他們能打的牌并不多,這就導致在后續談判過程中,美國很可能獅子大開口。
當然,并不包括中國。
在這場關稅戰中,中國早已表現出十足的底氣和自信,手中王牌一張接一張打下,英國媒體《金融時報》看了都直呼“致命”。也正因如此,特朗普雖平等地將關稅大棒砸向所有國家,但最為針對和下手最重的,便是中國。
(中國提前布局,與多個國家構建合作關系,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我們知道,特朗普之所以突然搬出關稅這一大招,就是因為意識到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這才想要靠“關稅勒索”來推動制造業回流,同時牢牢將盟友抓在手中,壯大對抗中國的圈子。
然而,在面對危機時,中國未嘗沒有底牌。
首先,應對有章法,對內有龐大市場,對外多元布局,中國成功構建起抗擊關稅“防火墻”,這也與我們提前布局全球供應鏈有巨大關系。
所以無論美國將關稅加征到何種地步,中國都會展現出十足韌性,甚至是越壓越強。而抗壓底氣,追根究底源于經濟全球化。在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下,美國單極霸權主義是走不通的,只有多邊貿易合作、互惠互利,才是實現繁榮的必由之路。
其次,中國有深厚的經濟基礎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在面對美國不斷施壓時,可以表現出維護國家權益的決心,態度一以貫之——打,我們奉陪,談,那就好好談。
最后,中國一直明白,是挑戰也是機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導致全球經濟格局動蕩,而巨大的機會也擺在中國面前,比如提高人民幣國際化地位,與越來越多國家構建緊密貿易關系。
(石破茂直言已決心應對美國關稅戰,前不久還拒絕出席北約峰會,并單方面取消與美國的會面)
請注意,美國這里的90天對等關稅寬限期,對中國來說是雙向的,對日本、歐盟、印度等其他國家來說,卻屬于單向,所以,等期限真的到了以后,特朗普才是真正該焦慮的人,畢竟就目前而言,與中國達不成協議,美國受到的影響更大。
說到底,所謂關稅戰,已經成為與美國之間的實力與定力拉鋸戰。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一舉一動,日本都看在眼里,隨即有樣學樣,準備對美國秋后算賬。
怎么回事呢?早在4月,美國就要求將日本汽車進口關稅提升至27.5%,日本首相石破茂感到難以接受,多次強調“決心應對”。前段時間取消雙部長會談、拒絕出席北約峰會就是個開始。
可見,中國的硬氣無疑給日本上了一課,讓他們認識到,有時候妥協和讓步,并不能換來尊重,想要維護國家利益,就要勇于站起來抵制和反抗。數據顯示,如今有68%的日本民眾都不再信任美國。
總之,關稅戰的發起者是美國,中國立場一直明確,那就是不愿打,但也不怕打!一切就看7月9日之后,美國會如何做了?
#優質作者流量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