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季(6月29日-8月3日)正在進行時。這幾天,“杭州六小龍”企業(yè)中的三家——宇樹科技、游戲科學、云深處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都以“過來人”的身份,結合對行業(yè)的前瞻洞見和人生智慧,先后為學子們獻上專業(yè)選擇和大學生活的寶貴建議。
云深處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朱秋國針對“人工智能+”方向的學習規(guī)劃,提出了三維度建議體系:以空間視角錨定興趣,以時間視角規(guī)劃成長,以價值視角定義目標。“由衷歡迎你們報考浙江大學,特別是機器人工程、自動化等前沿交叉學科。”
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王興興則從現實角度出發(fā),鼓勵學子們保持開放心態(tài):現實里,大多數同學沒有那么幸運,能直接進入自己理想的學校和專業(yè),或者進入以后發(fā)現不適合自己或者不喜歡,“但請不要放棄努力尋找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尋找新的方向,并請一定努力去實踐。”
“第一,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第二,讓AI變成首選信息獲取方式。”游戲科學創(chuàng)始人兼CEO馮驥也發(fā)文“提供幾條包含血淚的珍貴建議”。他說:“有問題,先問問AI。有想法,先與AI探討。有懷疑,先找AI求證。有苦悶,先聽聽AI的安慰。別把AI當工具,當成你大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1
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王興興
各位即將進入大學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王興興。大學不同于高中,方向千行百業(yè),每個人的可選擇性非常多,每個人有更多的自我發(fā)揮空間,在面對影響自己未來的專業(yè)選擇上,難免會感到迷茫。在這個AI+機器人的時代,站在這個激動人心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技術爆發(fā)點前,如果大家想投身具身智能行業(yè),我結合自身的經歷給出一些小建議。
如果你從小喜歡拆解維修一些電子產品,或者動手DIY做點東西,推薦學習機械或電子相關專業(yè)。具體的專業(yè)細分名字很多,請注意區(qū)分,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yè),大家最好直接去對應學院的官網,直接看看具體的詳細介紹,看看老師們在做什么課題或項目。哪怕專業(yè)名字一模一樣,每個學校的差別也非常大。中間如果想多學習AI,也可以多花時間自學。
如果你對智能如何產生感興趣、如果你有AGI的夢想,且數學還不錯,推薦直接學習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相關專業(yè),也一并請直接多查查對應學院的詳細信息,甚至可以直接先去對應實驗室看看。當然,還是建議中間可以稍微花一些時間,學習一些硬件相關的原理,比如自己動手畫個PCB板子等,簡單實用。
當然,現實里,大多數同學沒有那么幸運,能直接進入自己理想的學校和專業(yè),或者進入以后發(fā)現不適合自己或者不喜歡。這其實完全不是大問題,非常常見和正常。請不要放棄努力尋找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尋找新的方向,并請一定努力去實踐。你可以轉專業(yè),哪怕轉不了,也一點問題沒有,你可以直接去找自己感興趣方向的老師,直接溝通去他的實驗室做事,甚至完全可以直接全都自學。
后續(xù)上學時,請大家也不要局限于書本和論文,具身智能是物理世界的智能,一定要多動手,擰螺絲、調電路、寫程序、debug,馬上自己動手編程,進入實驗室、參與機器人比賽等等,在實戰(zhàn)中迅速提升自己。我自己至今,也還會自己直接上手拆裝零部件,敲敲代碼等。
如果你想成為最頂尖的人才,一定要超脫課本,主動持續(xù)學習,學習當下最前沿的科技領域。持續(xù)關注頂級學術會議最新論文等;積極參與最具探索性的開源項目并嘗試復現和改進;與同樣渴望挑戰(zhàn)邊界的同學、研究者組建小組,共同探討前沿問題,碰撞思想。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成為全人類未來科技方向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最后,我想說,在未來的學業(yè)中,你們或許會感到迷茫,不知前進的方向,但不要擔心,每個人都會迷茫,我也一樣。在大學期間,要較多地探索自己的多種可能性,多嘗試,找到愛好點和擅長點。如果你的愛好恰巧也是你擅長的,那恭喜你,你找到了可以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
在成長過程中,你們可能目睹了一次又一次的時代浪潮,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商業(yè)奇跡,外貿、房地產、基建、互聯網、消費電子、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等。可能你們會羨慕前人,覺得機會變少了,覺得宇宙的科技樹沒有太多可以探索的了。但請不要灰心,AI和機器人的時代才剛剛開始,還有大量的挑戰(zhàn)和機會在等你們。
每一代年輕人有每一代人的機遇!大家一起加油!
02
C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云深處科技創(chuàng)始人朱秋國,當你們站在高考志愿填報的路口,這個選擇不僅關乎未來四年,更可能成為你們與時代技術革命相遇的起點。
這些年,我們見證了太多技術熱詞:元宇宙、大模型、人工智能+……但真正推動行業(yè)進步的,從不是對熱點的追逐,而是對真實問題的解決能力。
當你們思考“選什么專業(yè)”時,不妨先問自己,我希望未來成為怎樣的人?是像老師一樣用知識啟迪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探索未知奧秘,像建筑師一樣設計美好空間,還是用技術解決身邊人們的實際問題?答案會比“哪個行業(yè)更火”更能指引方向。
站在科技發(fā)展趨勢的視角,針對人工智能+方向感興趣的同學,我們?yōu)榇蠹沂崂砹巳缦氯c專業(yè)選擇建議:
第一,以空間視角錨定興趣。如果你喜歡拆解機械、擺弄電路,享受讓實物動起來的成就感,機械工程、機電一體化會是適合的領域;若熱衷數據流動與算法優(yōu)化,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是優(yōu)選;如果你既想理解硬件原理,又渴望用算法賦予其智能,機器人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等這類交叉學科或許能打開更廣闊的空間。
第二,以時間視角規(guī)劃成長。硬件領域需要長期積累的工程經驗,從材料選擇到結構設計,從工藝優(yōu)化到系統集成;軟件領域則要求快速迭代的學習能力,從編程語言到算法框架,從模型調參到應用落地。思考自己的性格與能力:是更享受“深耕細作”的沉淀,還是“快速試錯”的迭代?
第三,以價值視角定義目標。技術的意義最終要回歸到對真實世界的改善。無論是開發(fā)智能算法提升醫(yī)療診斷效率,還是設計自動化系統優(yōu)化工業(yè)生產流程——真正的成就感源于用技術解決具體問題,并讓人類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美好。
當然,選擇什么專業(yè)只是起點,最終決定能走多遠的,是能否在快速變化的技術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持續(xù)進化的適應能力。
首先,要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不是一時之事,而是一生之需。AI+時代的知識半衰期正在縮短,唯有持續(xù)更新知識體系,才能避免被快速迭代的技術浪潮淘汰。
其次,要在實踐中錘煉真本領。課堂知識只是起點,參與學科競賽、科研項目、企業(yè)實習,才能將理論轉化為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多參加比賽——在限定時間、資源與競爭壓力的真實場景中,你們會快速突破認知邊界,學會團隊協作與創(chuàng)新思維。
此外,要用熱情點燃探索欲。技術的邊界永遠在拓展,保持對未知的好奇,敢于挑戰(zhàn)“不可能”,才能在技術革命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賽道。
最后,我想向各位同學發(fā)出誠摯的邀請:由衷歡迎你們報考浙江大學,特別是機器人工程、自動化等前沿交叉學科。在這里,你們將接觸到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流科研資源,與頂尖學者和優(yōu)秀同儕共同探索技術前沿,參與最具挑戰(zhàn)性的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也衷心地祝愿年輕的你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保持初心、砥礪前行,到大學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03
游戲科學創(chuàng)始人兼CEO馮驥
高三畢業(yè)的同學們,出分了,填志愿了,可以high玩了!
作為一個已(高中)畢業(yè)多年的中/老登,也來蹭蹭畢業(yè)季的熱度,斗膽提供幾條飽含血淚的珍貴建議:
第一,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告訴你們一個驚天的秘密,人生最重要的只有三件事:規(guī)律作息(好好睡覺),均衡飲食(好好吃飯),適當運動(好好鍛煉)。
為什么這三件事最重要?因為它們會讓你獲得更飽滿的精神與體力。而飽滿的精神與體力,是計算幸福感的首個乘數。就是說,一切美好的事物,你感受起來究竟有多美好,都必須先乘以這個系數。
那為什么我還要單獨強調鍛煉身體呢?
因為陡然結束高中半強制的規(guī)律生活后,各位大概率在未來都會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人有好逸惡勞的本能,也有報復性玩樂的沖動。自由是一個甜蜜的陷阱,你很可能宵夜吃得無所顧忌,周末變得日夜顛倒,更不必提沉迷各種好玩的事物,導致躺得更久。
所以,如果你只想聽一條建議,就聽這條吧:在你時間最寬裕、底子又最好的未來幾年里(尤其是在大學里),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這是你達成其他一切目標的首要杠桿,非常合理,非常嘻嘻,非常劃算,非常無敵。
嗯,我不祝你從此幸福,我祝你從此……精壯如虎!
(至于要怎么鍛煉,請參考下一條)
第二,讓AI變成首選信息獲取方式。
有問題,先問問AI。
有想法,先與AI探討。
有懷疑,先找AI求證。
有苦悶,先聽聽AI的安慰。
別把AI當工具,當成你大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AI吹,我今天就不吹的太具體以免跑題。只是想提醒各位,在分數壓倒一切的單一目標過去后,大家終于可以稍微喘口氣。在未來的日子大可試試讓AI更徹底地融入生活與學習,更真切地去感受這波洶涌的AI浪潮,到底對世界意味著什么,對自己又意味著什么。
消除恐懼唯一的辦法是直面恐懼。對AI祛魅的唯一辦法,就是狠狠地用AI,用最新的,最強的,最難用上的。必要時,不要吝惜投入。
第三,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再大膽一點。
你如果聽了前兩條建議,這一條本來沒必要再補了。
但我懷疑你根本會當耳旁風,所以還是補上這第三條。
每當我回憶起大學生涯時,只會后悔自己當時沒做什么,從來不會后悔自己做過什么。比如有人請我上臺表演時,我退縮了;在路上遇到心儀姑娘時,我沉默了;在不想參加一個社團時,我從眾了……
所以——
去表白吧!
去拒絕吧!
去戀愛吧!
去單身吧!
去換專業(yè)吧!
去堅持興趣吧!
去發(fā)表誠實的觀點,去踐行被嘲笑的狂言。年輕的你有后悔的靈藥,也有丟臉的特權。
大學,是每個人最寶貴的人生探索期的開端。你當然會迷茫、放棄、激情、恐懼、痛苦、欣喜、堅定、空虛、意外、碰壁……能有這些感受真是太好了!你值得帶著好奇去實踐你的一切想法,用更多的真實體驗去不斷認清自己是誰,去發(fā)現與校準只屬于你的所謂人生意義,或者,無意義。
同學,別怕!上去試試,你會發(fā)現,不過如此。
還是那句話:勝利從來很奢侈,唯有努力做到誠實。
哦差點忘了,還有最后一條建議:大家在填志愿時,若條件合適,也可酌情考慮一下我的母校——華中科技大學。
前幾天剛好看到有人在學校公號下面留言——“報考華中科技大學,再過四年高三生活” 。笑死!大學根本沒有上過課好嗎(bushi)。
記得在華科讀書時,有個室友在一次臥談銳評自家學校,說我們學校很多人都很酷,不是簡單的“學在XX”,而是很多人都在“拼命學習拼命玩”。
這句話我記憶猶新,“拼命學習拼命玩”,大概可以翻譯為Study hard,Play harder。它像極了我一向認同的人生態(tài)度:做什么都應該盡量認真,因為認真會帶來沉浸,沉浸則會帶來安寧。
當然,至于到底哪所學校真正合適你,建議還是好好與AI多多交流。
總之,快去鍛煉身體,少年!
整理 | 童蔚
VIEW MORE
@三位杭州“老鄉(xiāng)”助陣,宇樹完成C輪融資 >>
@杭州兩個高中生募集百萬,舉辦中國最大一場黑客松 >>
@生物智造“破壁者”劉旻昊 >>
@“推銷員”王堅和三張飛往太空的船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