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當孩子的情緒開始下雨》。
(一)識別隱形的雨衣
你看啊,孩子縮在角落啃指甲的背影,“哐當”一聲摔門震落的書本,作業本上畫滿黑圈的數學題,這些就像七零八落的拼圖碎片,拼出了孩子心里正在下雨的天。別一上來就問“為啥難過”,先蹲下來瞅瞅,他是不是不咋參加足球訓練了,書包里是不是老藏著沒拆封的生日禮物。這些小細節啊,都是孩子情緒在敲門呢!
(二)搭建信任的樹屋
別直接問“說說你的煩惱”,改成“咱來玩情緒捉迷藏咋樣”。在廚房揉面團的時候,順便聊聊動畫片里的大反派。孩子說“我討厭所有人”,你就回他“感覺你像被困孤島的小船”。要知道,信任就像用耐心織的漁網,得聽37次不帶評判的話,才能撈出躲在被子里哭的小寶貝!
(三)日常干預的魔法時刻
早餐桌上玩“情緒溫度計”游戲,用1 - 10分說說心情;散步的時候搞個“煩惱埋葬儀式”,撿片樹葉就當帶走一個心事。孩子說“活著好累”,你就提議“咱假裝是太空人,啟動情緒防護罩啦”!這些輕松的互動,可比正兒八經談話有用多了。
(四)專業幫助的正確姿勢
要是孩子情緒的雨季超過兩周,就得帶他去“情緒診所”看看。選咨詢師的時候,讓孩子一起決定“找會講恐龍故事的醫生,還是會畫漫畫的醫生”。治療可不是貼創可貼,而是教孩子做個專屬的“情緒急救箱”,里面裝上深呼吸口訣、減壓手指操和秘密樹洞名單。
(五)長期陪伴的星軌法則
抑郁可不是開關,說開就開,說關就關,它像潮汐一樣。有的孩子得每天五分鐘“心靈按摩”(摸摸后背),有的得在星空投影儀下才肯吐露心聲。記住,陪伴不是一天24小時盯著,而是像守夜人,孩子需要的時候,咱就亮起溫暖的燈塔。孩子說“我好了”,你就回他“我知道你隨時能借我的擁抱”。
后記:每個抑郁的孩子都是帶著特殊使命的星塵,他們的痛苦不是軟弱,是還沒學會和黑暗相處。咱用童話的方式解讀他們的痛苦,用游戲重建安全感,那些陰云遲早會變成滋養心靈的春雨!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雙重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表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