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上去感受與理解自己,從空間上整體看待人生增加自信!
小莉(化名)30歲與丈夫小峰結婚3年,有個女兒已經兩歲,孩子平時都由婆婆帶。
從婚前兩人一起創業到現在也算小有成就。導致小莉來咨詢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她總感覺自己非常不自信。
在咨詢中小莉說到:“結婚前我覺得自己還好吧,工作能力與人緣也都還不錯,但自從結婚以后,我覺得自己真的是越來越不自信,我原本以為是因為生孩子人變胖變丑的原因,后面我就下定決心,每天健身,減肥,做美容,不到半年我瘦了很多,皮膚也比以前更好,朋友們都說我比生孩子之前還要好看。還有,我還特意去學習化妝與衣著穿搭,品味也提高了不少,但我還是不自信,總感覺自己不夠美,不夠漂亮,您知道嗎?我到商場總是不敢買太漂亮的衣服,總感覺那些衣服穿在我身上不好看……。”
確實,從外表來看,小莉不僅長得漂亮,身材好,氣質也不錯。
在咨詢中,也曾遇到過一些與小莉一樣有著好的外在條件,她們在外貌,學歷,經濟上都很不錯,有的甚至是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表面看自信滿滿,但在深入了解以后發現,其實在她們的內心一直都很不自信。
那么,這些明明看起來很有理由自信的女孩,為什么會不自信呢?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01
把所有的自信都寄托在外界
人的自信是需要條件的,簡單分為兩種:
外在條件與內在條件。
外在條件可以分為:好看的外表,良好的家境,學歷,經濟條件,來自他人的喜歡與好的評價,這些對一個人自信有著一定的影響。
內在條件可以理解為:良好的自我認知,客觀的自我評價,能感覺到自身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不斷學習的能力等等。
假如把自信完全建立在外在條件的話,那么,就會變得很受影響。這意味著,當條件在就會有自信心,外在條件不在自信就會喪失。這樣的自信,其實很不保險。
我們拿上面小莉的案例來說明,在咨詢中了解到,小莉把自己的自信心完全建立在老公身上,她希望通過變得更美來得到老公更多的認可與愛。可結果是,當她每次問丈夫:
“你覺得我這么自律的減肥,是不是很厲害呀?” “你覺得我穿這條裙子是不是很美?” “我最近皮膚變好了,是不是更漂亮了?”
小峰的回應:“你自己美不美難道你不知道嗎?” “現在漂亮的女人多著呢”“你都這么大的人了,還整天問我好不好看,你是不是太閑了呀。”
小峰的回應每次都讓小莉很是傷心,雖然自己也知道變得越來越好看,朋友也都會夸她,但是沒什么感覺,因為她最在意的是小峰對他的肯定與贊美。但偏偏小峰是一個比較挑剔,就算再怎么好看或做得再怎么好,也不會夸人的那種。
所以,當一個人把自信完全建立在外界,外界是不可控時,就會變得更加焦慮與不自信。就像小莉把所有的自信都希望通過丈夫小峰來獲得認可,但小峰不僅不給予反而是會給他潑冷水。
02
對自己的評價存在“不公平”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小時候的經歷對現在的影響,遠遠大于長大后的經歷對目前的影響。
簡單來講,小時候一個人的認知有限,對外界評價與對自我的評價也很有局限性。
當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一些挫折沒能順利發展時,對自我建立與自我評價都會受到一些影響。
我們還是以小莉的案例來說明,在深入了解小莉的原生家庭時發現,小莉家里有四個兄弟姐妹,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當年父母為了生弟弟把她送給親戚養,因為親戚家沒有孩子,又特別喜歡小莉,所以在小莉半歲時,就到親戚家生活。雖然平時都有來往,但對于小莉來說卻有著很大的陰影。
特別是在青春期,從初中到大學,小莉從來不打扮自己,用她的話說:“我覺得在應該談戀愛時都沒有談戀愛,也不敢談戀愛,而且當時也是特別沒自信,我的性格挺封閉的,上學其間除了跟一兩個女同學有來往,都沒跟男同學有什么聯系。”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青春期很重要的心理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與克服自卑。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面臨并克服新的挑戰。每個階段都建立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重新遇到問題。
例如:
嬰兒期(0~1.5歲):是建立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嬰兒期最優狀態是建立基本的信任狀態,最劣的狀態是基本不信任的狀態。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青少年的本能沖動會帶來問題,而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著社會要求和社會的沖突會感到困擾與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能建立同一感,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件階段對于孩子自我認可與自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從這些觀點來看,小莉在成長過程沒能很好的把安全感與信任感建立起來。
當一個人在應該建立起信任感最重要時期沒有建立起來時,安全感相對不足。就會在成年以后遇到比較大的變化或外界不能給予相對好的支持時,這種不安全感就會不斷地跑出來。
同樣的,在自我認可的階段沒有很好的形成自我統一性時,也會在將來的生活,一遇到挫折與矛盾時很沒自信。
這就是為什么,一個人就算得到很多東西甚至功成名就以后,還是很難真正的自信。
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人在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會在空間上看待自己,而不是用時間看待自己。
這話的意思是:人可能在某個時間點做錯事或某個時間點上不優秀,不太好,但不代表永遠不好或一輩子都不好。
但在那些受到原生家庭很多負面影響,自我評價低的人身上,我們容易看到,他們的自我評價往往會停留在時間點上看自己,而無法從空間上整體看自己,其實這對自己是很不公平。
所以,想讓自己更加自信,一個很重要的點,除了梳理原生家庭與成長經歷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以外,能去看見,允許,理解并接納,才能在接納中超越。
而在這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慢慢拓寬認知,從時間點上去感受與理解自己,從空間上整體看待人生增加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