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當時封殺TikTok有多狂歡,現在就有多后悔!!2020年6月29日深夜,印度政府的一紙禁令震驚全球。莫迪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突然宣布禁用TikTok、微信等59款中國應用。消息傳出,印度社交媒體瞬間炸開了鍋:新德里街頭有人舉著“數據主權”的標語狂歡,議會里政客們高唱“印度必勝”,甚至有激進分子跑到中國手機店前砸玻璃。據《印度時報》報道,禁令發布后48小時內,印度本土短視頻應用Chingari的下載量暴漲1200%,用戶們在平臺上集體刷起“莫迪大仙威武”的標簽。
一開始,印度老百姓覺得挺痛快。畢竟那段時間中印關系鬧得挺僵,邊境上有點風吹草動,國內矛盾也多。政府一說TikTok有“安全問題”,很多人就信了,覺得封了它能讓印度更牛氣。街頭巷尾都在聊,隔壁老王那樣的年輕人還跑去下載Chingari,覺得自己支持了國貨。結果呢?沒過多久,大家就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
封禁TikTok的理由聽著挺高大上,但其實背后有別的算盤。2020年4月,印度政府就偷偷列了個清單,想限制中國投資,TikTok被點名當了頭號靶子。這事兒界面新聞后來報了,說是政治操作,想轉移國內注意力。政府還順手扶植本土應用,比如Josh拿了谷歌1億美元的投資,打算搞個“印度版TikTok”。可這錢花得熱鬧,效果卻不咋地。
TikTok沒了,印度用戶只能去用Moj、Josh這些本地平臺。剛開始下載量是挺猛,Moj有上億用戶,Josh也不差。可用過的人都抱怨:視頻卡得像老牛拉車,推薦內容亂七八糟,根本看不下去。創作者更慘,賺的錢比TikTok少得可憐。舉個例子,小李在TikTok上發個搞笑視頻,點贊多就能接點廣告,賺點零花錢。可在Moj上,費老大勁拍視頻,收入還不夠買杯奶茶。慢慢地,大家開始懷念TikTok的順暢和熱鬧。
更麻煩的是,印度在國際上吃了大虧。2025年5月,印巴關系又緊張起來。巴基斯坦網民在TikTok上搞了個話題,罵印度空軍是“紙老虎”,視頻播放量高得嚇人。印度人想反擊,可本土平臺影響力太小,根本沒人看。有一首歌特別火,中國網紅做的,叫《剛買的飛機被打啦》,連巴基斯坦官方號都轉發了。這歌把印度剛買的陣風戰機說得一文不值,印度人氣得牙癢癢,卻只能干瞪眼。畢竟TikTok沒了,他們連個能跟世界喊話的地方都沒有。
時間一長,印度人開始后悔了。2025年6月,印度報業托拉斯搞了個調查,八成多的網民覺得封TikTok是個大錯。商家也叫苦,原來的營銷路子全斷了。比如賣水果的老張,以前在TikTok上發個視頻,全國都能看到他的芒果攤,現在用本土平臺,點開視頻的沒幾個。連執政黨內部都吵起來了,有議員在議會里喊:“我們封的不是TikTok,是年輕人的機會!”這話聽著挺扎心,但也挺實在。
看看數據,TikTok現在全球月活用戶快20億,美國市場賺了大頭,印度本土平臺加起來市值還沒人家的零頭。TikTok在印度的時候,帶火了多少小生意,提供了多少工作崗位?有報道說,封禁后幾十萬個工作機會沒了。那些靠TikTok吃飯的年輕人,像是拍視頻的、搞直播的,日子都不好過了。反觀美國,特朗普都三次推遲TikTok禁令,印度卻還死咬著不放。
現在印度咋辦?有人說放開TikTok吧,起碼能把流失的機會找回來點。可政府面子拉不下來,怕承認當初錯了。還有人說繼續砸錢搞本土平臺,但錢投了不少,效果卻像扔水里,連個泡都沒冒出來。普通人其實不關心啥“數據主權”,他們就想刷個順暢的視頻,做點小生意,日子過得舒坦點。
這事兒說到底,印度當初圖一時痛快,封了TikTok,覺得自己贏了一局。可現在一看,丟了平臺,丟了機會,還丟了面子。就像老張賣水果,砸了自己的攤子,以為能換個更大的,結果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了。印度這步棋,走得有點懸。
(信息來源:環球時報2025年6月21日、澎湃新聞2025年6月20日、新浪財經2025年3月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