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泰安的商業步行街,相信本地人能羅列出一大堆,有泰安溫州步行街、泰山秀城、泰山云集、泰安老街,有吾悅歡喜街、盤古青年友好街區、泰安金街等,其中的溫州步行街也是泰安最早的商業步行街。而泰安金街有兩個,一個位于萬達廣場,一個地處銀座城市廣場。
因前期文章中已有萬達廣場金街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泰安:它是泰山腳下規模最大的商業步行街,日均客流量5.4萬人次》這篇文章,還被兩個號(@游點好東西、@遠行記)洗稿、抄襲。今天重點說一下銀座城市廣場的金街。
銀座城市廣場金街,位于東岳大街與龍潭路交匯處的東南角,與商場巷、財源北路相鄰。在開街時間上,僅次于泰安溫州步行街的商業街區,雖然歷史較早,但無論是規模還是知名度,實事求是地說,都不如萬達金街。
因地處寸土寸金的繁華商業地段,建設時間也較早,造成了它的面積具有先天劣勢,從東到西,距離大約有二百米左右,建筑布局相對來說更加緊湊。本就不太寬敞的路面,又被地下商業場所、地面天窗隔離得七零八落。再加上街道兩側停靠的見縫插針的電動車,以及騎車來回穿梭的外賣小哥,讓整個街面顯得更加擁擠。
沿街店鋪分為兩層,均以美食為主,別看地方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薈萃了人們耳聞目詳的特色美食,有大理米線、沙縣小吃、十七街雞公煲;有蘭州牛肉拉面、蜀王砂鍋、重慶小面;還有麻辣香鍋、韓式烤肉、河間驢肉火燒等等…誘人的香味彌漫在街道中的每一個角落。
因剛下過雨,街面上存有積水,倒映著店鋪招牌的霓虹,雜物也被隨意堆放,讓整個街面看起來有些凌亂。幾個外賣騎手捏著衣角踮腳穿梭,鞋底踩過濕漉漉的包裝袋,還是濺起細碎的泥星。美食的香氣令人沉醉,但眼前的環境卻有些大煞風景。
正欲離去時,在通往地下商務場所的樓梯口,一塊色彩鮮艷的招牌,成功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寫著“天街食巷--銀座美食街區由此進入”。原來大招在這兒!不成想,在看似簡約但又不簡單的表象下,竟藏著別有洞天的美食江湖!
順著臺階往下走,頭頂上懸掛著寫著“國泰民安”的紅色燈籠,和畫著山水的水墨燈籠。在南北兩側的墻上,繪有“天街食巷”的招牌。當推門而入,頓感有一種世外桃源的仙氣,果真是暗藏乾坤!
迎門東側的墻上,貼著“玉皇頂”、“十八盤”、“岱廟”等泰山景點名稱標帖。在兩邊是各種開放式的特色美食店鋪,相對于地面上來說,簡直有云泥之別,整個環境干凈、清新,充滿文藝氣息,給人一種賓至如歸之感。
有花寶街一鍋好菜、九璽爐自助小火鍋、小太屋拌飯、大秦1號肉夾饃油潑面等等,色、香、味俱佳,環境舒適、溫馨、清靜,雖不高端,但大氣上檔次,隱隱還有種小資的情調,讓人忍不住成為饕餮客。
當別處的餐館還在靠吆喝囂招攬客人時,這兒卻用安靜的氛圍,篩出了懂生活的食客。沒有大聲地喧嘩,沒有餐盤堆疊的刺耳聲響,用餐的人們只是在恰到好處地竊竊私語。在這兒,銅鍋里咕嘟的冒泡聲,竟能演奏出一曲讓人安心的節奏。
向服務生打聽得知,“天街食巷”去年12月份才開業,因運營時間還不是很長,里面有些店鋪還在裝修,很多游客還不知它的存在。其實,“天街食巷”是泰城首家泰山文化主題餐飲街區,它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有網紅打卡點,有民俗裝飾品,有特色餐飲小吃,還有文創零售、精品娛樂,為市民、游客提供吃喝逛游一站式服務。
它把一座山的故事揉進了美食與文創的構思里,化作可嘗、可觸、可玩的人間煙火,也將巍峨岱岳的千年底蘊,釀成了舌尖與指尖都能觸到的鮮活。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兒,喜歡這篇文章,就動動你發財的小手,加個關注點個贊,轉發出去留個言!期待分享您的建議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