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氣象臺連著發高溫橙色預警,未來一周內陸不少地方要被35℃以上的日頭狠曬。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德州、聊城、濟南、淄博這些內陸地兒,3日到5日最高氣溫35℃到40℃,地表能煎雞蛋。3日白天,德州、濱州、煙臺北部可能落點小雨,但雨區小,解不了大渴,其他地方晴間多云,大日頭照得人睜不開眼。
4日到5日,高溫范圍擴大,菏澤、濟寧、濰坊等地最高氣溫沖上37℃到39℃,局部能到40℃,地里的莊稼遭老罪了。玉米正在拔節期,大豆剛出苗,這持續高溫加著悶濕,葉子容易打卷,根部也容易缺氧。
山區種果樹的老鄉注意,高溫天果樹容易曬斑,尤其是蘋果、桃樹,葉子少的枝頭果子最危險。平原種玉米大豆的,別等地里干透了再澆水,早晚涼快時澆,別在晌午頭讓地“喝涼水”,容易激著根。
湖區種水稻的,田里水層得保持5到10厘米,水淺了曬根,水深了也悶根,得把握好度。咱農民老輩兒有經驗,看云識天、看蟬鳴知熱,這些土辦法能幫著預判天氣節奏,但也得結合科學法子。比如給莊稼噴水降溫,最好用霧化噴頭,別直接大水澆,不然蒸發時地里更悶。
大棚種植的老鄉,趕緊把棚頂遮陽網拉起來,通風口開到最大,中午實在熱,得用電風扇吹著透氣。
養雞養鴨的,禽舍要搭涼棚,水槽里的水勤換,別讓太陽曬得水發燙,雞群容易中暑。
有人可能覺得,以前也有高溫天,莊稼挺一挺就過去了,現在咋這么金貴?
現在種的好多是高產良種,抗逆性弱些,得格外照料,不然減產風險大。
就說去年,聊城有個村子沒及時給玉米降溫,穗子短了一截,畝產少了百八十斤。
這兩天趕緊把地里的雜草除干凈,雜草跟莊稼搶水搶肥,高溫天里危害更大。家里有噴灌設備的,這幾天多開幾次,早晚各噴半小時,既降溫又增濕。
沒有設備的,拉著水管子澆行間,別澆到根上,讓水汽慢慢往上冒。
種子公司這兩年推了些耐高溫品種,咱明年可以試試,提前跟鎮上農資店打聽著。但眼下先顧好現有的莊稼,別等葉子曬焦了再著急,那就晚了。我個人覺得,村里可以組織年輕勞力,幫著家里沒人手的農戶澆水搭棚,鄉里鄉親互相幫襯。
氣象部門說6日有降水,但范圍不大,別指望這場雨能徹底退燒,還得靠咱自己動手。
最后再強調:3日到5日這幾天,能搶收的早熟蔬菜趕緊摘,能移栽的幼苗推遲幾天,等高溫緩一緩。果園里套袋的蘋果、梨,袋口留個小縫隙,別讓袋里溫度太高,把果子焐壞了。養牛養羊的,草料別堆在太陽底下,找陰涼地兒攤開,免得發霉變質,牲畜吃了鬧肚子。
具體到每個村、每塊地,情況不一樣,多跟村里的種地把式聊聊,取長補短。現在最要緊的是:明天就把遮陽網、舊草帽、水壺這些準備好,后天一早就下地干活。
澆水的順序先挑小苗、弱苗,它們抗熱能力差,得優先照顧。
鎮上農技站這幾天都有專家值班,拿不準主意的,趕緊去問問,別自己瞎琢磨。高溫天干活,人也得注意,帶足鹽水,別中暑,身體是干活的本錢。
這場高溫“烤”驗得持續一周,咱把防護做到位,就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種地就是跟老天爺賽跑,提前防著點,秋后糧倉才飽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