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神木大保當鎮石拉界村,出了件鬧心事兒。自媒體"黃土疙瘩"拍視頻:灰黑煤矸石綿延幾百米,風刮日曬痕跡明顯。
煤矸石是采煤廢料,重金屬多,埋地下污染土,滲水里壞水源。7月1日消息一傳,鎮政府急了。副鎮長當天帶人去,量規模、找來源、查污染。
可村民有疑問:日常巡查咋沒發現?
這堆矸石風化成那樣,怕不是一年兩年了。鎮里解釋:搖兒梁挨著榆陽區邊界,跨區域管事兒難,責任總扯不清。
村民倒苦水:咱村早搬了,采空區地沉,搬出去誰還常回來?監管自然空了檔。山西呂梁有先例,煤矸石倒了用黃土蓋,衛星都難瞅見。
汾陽也有過,粉煤灰矸石填大坑,查的時候臨時埋,蒙混過關。搖兒梁這堆,占了8畝多地,按村民估摸,少說倒了3年。資源型地方發展快,可環境賬不能賴。
搬了村不是不管地,監管不能跟著人走。跨區域治污咋協同?搬遷村咋留監督?
倒矸石的到底是誰?
仨問題得趕緊解。有專家說,光靠突擊查不夠,得裝監控、設網格員,搬了村也得有人盯。
咱農民最懂,地是命根子。
矸石泡壞土,種啥不活,子孫咋過?
后續咋處理?是清走矸石,還是修地?村民盼著有準信兒。
這事兒不是個案,全國資源村都得看:發展不能吃子孫飯,環保弦得繃住。關注我,后續進展第一時間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