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長寧縣玄碧湖旁的營地。
南昆山景區。
博羅縣龍華鎮有著豐富的溫泉旅游資源。
路是筋骨,產業乃血脈。最美旅游公路通過重構空間連接、產業形態與社群關系,成功將“過路經濟”升維為“體驗經濟”。
路網的聯通意義非凡,它激活了鄉村內生動力。在此之前,惠州僅僅是單一的旅游目的地;而如今,憑借著路網聯通,它搖身一變成為灣區復合循環體。與此同時,基于羅浮山、南昆山的惠州城市文旅IP也得以重新“被看見”,并重新迸發巨大的潛能。
新路激活鄉村內生“驅動力”
2025年初春,環南昆山-羅浮山建筑藝術計劃如春風般吹醒了徐田古村。這座入選“四村一廠一線”首期工程的嶺南村落,就此踏上了蝶變之旅。兩公里外,風水驛市工地上切割聲與電焊火花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在徐田村,風語筑與環兩山公司的施工改造隊伍,正徐徐展開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旅融合的藍圖,讓這個曾經的空心村煥發出新的生機。
目前,由“藝術村長”工作室蛻變而來的徐田藝社已初展風姿。而歷經三百年滄桑的“五經魁”古建筑群,正以“修舊如舊”的匠心重煥新生,即將蝶變為多功能文化綜合體。
2025年端午節假期,徐田村接待各類游客達3萬人,而去年端午僅接待2萬人。村黨支部書記徐廣權說:“環兩山引領區與最美旅游公路的雙重加持,讓徐田迎來了展翅高飛的良機。預計藝術社區建成后,徐田村游客量將激增30%,至少帶動村里100人就業?!?/p>
距離羅浮山景區4公里外,下朗村新鋪的瀝青路蜿蜒向前,清晰的車道線兩側是新鋪設的路燈。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偉源站在嶄新的路面上,感慨萬千:“環兩山旅游公路是下朗村的千年機遇!”
曾經,這7公里的村道讓下朗村村民吃盡了苦頭。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則泥濘濺泥。這個坐擁“羅浮山下四時春”美景的村落,卻因交通閉塞、產業匱乏,年輕人紛紛外出,淪為半空心村。如今,隨著最美公路的貫通,村民們開始陸續返鄉創業。他們將自家果園、老宅改造成民宿,讓山村重新煥發生機?!?/p>
整村運營項目被納入引領區建筑藝術計劃
在龍潭鎮新寮村,新寮村黨支部書記黃永發坦言,最美旅游公路帶來的改變是百年一遇的機遇。
隨著旅游公路的建設,原本4.5米的破爛村道完成改造,如今12米的貨車能夠直達新建的竹筍加工廠?;诮煌ǖ母纳?,村里規劃建設大型竹筍基地,產品也將從單一的筍干升級為鮮筍等多元產品。預計2025年村集體收入將增加20萬元。
面對嚴重的人口外流問題,村里推出“民房統租”計劃,打算將閑置農房改造為民宿集群。黃永發提到,前兩任村支書在任三十載夙夜期盼未能等到的發展機遇,如今終于到來。
在麻榨鎮中心村鰲溪河旁,矗立著一棵有著超1018年樹齡的古榕樹。中心村地處龍門與博羅交界,距離龍門縣城70公里、惠州市區80公里,屬于偏遠的“三角區域”,村民大多前往20公里外的廣州增城,本地歸屬感較弱。2025年1月9日,該村整村運營項目被納入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筑藝術計劃首期。項目以千年古榕樹為精神錨點,打造“鰲溪古榕樹驛站”及“古榕文學村”,引入美食、民宿、文化等產業,并規劃了古樹文化區、活力商業區等功能分區。
從民宿“先行者”到集群“新高地”
南昆山是惠州民宿的先行者。早在1994年,來自廣州的巫革鋒先生便被這片原始的秀美風光所吸引,于南昆山下坪社區中坪尾居民小組創建了首家民宿——高山森林度假村,由此開啟了惠州民宿產業的先河。
三十年時光匆匆而過,如今,旅游業已躍升為南昆山的支柱產業。數據顯示,當地現有民宿、酒店、農家樂近400家,可提供旅游床位近萬個。經營著南昆山5家高端民宿“花溪雨”的主理人譚潤花對此感觸頗深。自2019年創辦首家民宿以來,其品牌規模迅速擴大。她認為,南昆山“自帶人氣”,隨著最美旅游環線的通車,其生態優勢將愈發凸顯。以往“只去羅浮山,不訪南昆山”的游客流正得到有效盤活,交通的改善對區域旅游聯動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隨著惠州最美旅游公路正式動工,環南昆山—羅浮山文旅產業引擎被順勢點燃。最新數據顯示,引領區內鄉村酒店(民宿)總量飆升至615家,占據全市近半壁江山(48%)。多元文旅業態如泉涌般涌現,正在重構惠州文旅的新生態。
南昆山管委會旅游開發辦公室負責人林嘉瑤用數據進行了印證:“2025年五一黃金周,全區游客接待量達3.5萬人次,同比激增86%;過夜游客1.5萬人次,暴漲38%!”這條旅游動脈正將“過路客”轉變為“深度體驗者”。
環南昆山-羅浮山示范區的文旅產業,獲得了惠州市政府層面的戰略級重視。2024年9月7日,惠州市在龍門縣南昆山舉辦鄉村酒店(民宿)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時任市委副書記陳宇航在致辭中強調,發展鄉村酒店是環“兩山”示范區建設的核心抓手,惠州將深化政策創新與資源整合,政企合力打造“廣東省鄉村酒店第一高地”。
此次簽約成果顯著,裸心集團酒店項目、泰康集團整村改造提升項目,以及過云山居、西坡、千里走單騎等國內頭部品牌民宿項目,浙江君蘭文旅(MOJ村咖)、磨房等鄉村文旅新業態項目,共計14個項目成功簽約。
環南昆山-羅浮山218公里“8字形”最美旅游公路的貫通,正深度重構沿線9鎮(管委會)54村的文旅產業生態。這條串聯森林、溫泉、古村落的交通動脈,讓沿線民宿產業從零散經營邁向集群化發展,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民宿業的“新高地”。
博羅產業帶串聯4個3A以上景區
環視環兩山最美旅游公路段,博羅片區的文旅發展起步較早。2021年,博羅宣布啟動建設環羅浮山“鄉村振興示范帶”,該示范帶涵蓋羅浮山、長寧、橫河等區域。此產業帶串聯了1個5A景區(羅浮山)、3個3A景區(上良民宿、清水湖、客家婆),并引進建設了73家特色民宿。
橫河鎮,作為連接羅浮山與南昆山的樞紐,在環“兩山”示范區建設中被寄予厚望。博羅縣計劃將橫河打造成民宿小鎮,推動產業二次升級。從最美旅游公路往里延伸3公里,便是橫河鎮下河村下河灣民宿。下河村聚集了5家民宿、8家農家樂。下河灣民宿主人肖月紅表示:“最美旅游公路開工后客流明顯增加,2025年計劃擴大經營規模?!?/p>
在橫河鎮,除了下河村,顯崗水庫畔的郭前村,民宿產業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在上良小組,10余棟統一管理的三層民宿正在提升中,精心設計的近百間客房即將敞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在郭前村,除上良小組外,在大埔圍、白官坳等其他村小組也悄然興起了十余家特色民宿,讓整個郭前村的民宿版圖擴展至近20家。2025年,郭前村迎來了旅游業的春天。郭前村黨支部書記賴永澤說,短短半年間,來郭前村的游客已突破萬人,比去年翻了一番。在博羅縣橫河鎮黨委委員劉慧看來,橫河山清水秀,有巨大的文旅發展潛力。橫河鎮現有41家民宿,2024年8月成立民宿協會推動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借“環兩山”最美旅游公路建設機遇,將深化“民宿+”模式,打造集休閑、康養、文化、體育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
湖鎮鎮作為博羅的一個工業強鎮,也正抓住環“南昆山-羅浮山”最美旅游公路建設的戰略契機,全面重塑文旅產業格局,重點圍繞顯崗水庫湖鎮段打造景觀公路及環湖綠道體系。湖鎮鎮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聶小賢說,環湖綠道及觀景平臺在端午假期成功吸引超千名游客到訪,驗證了文旅資源的市場潛力。
湖鎮鎮和睦村赤嶺小組也正在進行招商引資。和睦村黨支部副書記邱橋順表示,村里唯一一家民宿節假日都滿房,下一步計劃在赤嶺小組打造民宿集群,整合荔枝園、騎行道和環湖景觀資源,形成特色旅游產業鏈。
長寧鎮同樣借著“環兩山旅游帶”的東風,積極打造民宿產業集群。在蜿蜒山路盡頭的徐田村蘭門小組,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已有30多年無人居住。2021年,政府與泰康集團以“政府搭臺、村集體主導、企業運營”的創新模式喚醒了這片土地——在原有破舊房子30間的基礎上,經規劃打造,目前建設有6棟房子,21間房,36張床位,30畝菜地。民宿運營以來,每年接待游客35萬人次,經營性收入近2000萬元/年。
目前,長寧有167家民宿(含8家納統民宿),超6000張床位、創造了近千個就業崗位,20余家精品民宿各具特色,讓“山水長寧”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長寧鎮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曾家豪表示,長寧將依托環兩山最美旅游公路,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特色民宿體系,推動個性化經營與差異化發展,培育更多高品質民宿“星級樣板群”。
此外,龍門縣溫泉產業正掀起民宿發展的新浪潮:龍華鎮匯聚了148家溫泉民宿酒店,擁有3526間客房;永漢鎮有民宿139家,8家溫泉度假區,其中4A級景區2家,3A級景區1家;麻榨鎮擬招商引資5000萬元打造山水軒、青嵐兩大文旅亮點項目;龍潭石蓮村的白梅洞民宿項目投資4000萬元重塑林場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