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長壽是人們繞不過的話題。從秦始皇求仙問藥到近現代“人體冷凍”實驗,無不體現人類對延長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柳葉刀》2023年發布一項研究:2035年,中國大陸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將達到81.3歲,相比于2019年增長了約3.6歲。這項研究還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女性預期壽命為85.1,男性為78.1,即男女預期壽命存在著顯著差距。
參考來源1文獻截圖
為什么女性普遍比男性更長壽?是天注定還是后天決定?
誒,其實都有。
基因里的先天優勢
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我們會產生氧自由基,當它過多時,會損傷細胞成分,增加癌癥、衰老的風險。眾所周知,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X染色體上定位有清除氧自由基的酶,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女性能產生更多的這種酶,從而能清除更多氧自由基,減緩細胞的氧化應激損傷,延緩衰老過程。
此外,女性的兩條X染色體在基因表達上具有優勢,當一個X染色體中的基因出現突變時,另一個X染色體可以提供補償,而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一旦這個染色體中的基因突變,就很難通過另一個染色體來進行修復,這就使女性更有可能繼承到長壽基因,從而增加她們的壽命。
參考來源3文獻截圖
雌激素的保護
女性在青春期后會大量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有利于維持血管的彈性和壁層的完整性,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此外,雌激素還可以延緩骨質疏松的發展,減少骨折的風險。同時,雌激素還能夠調節血脂代謝,使得絕經前女性的高血脂發病比男性少,心臟病、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較低。
女性端粒長度縮短比男性慢
端粒長度被認為是生物年齡的一個有力指標,端粒長度的縮短與死亡率及多種疾病風險上升相關。美國遺傳學家Richard Cawthon團隊發表于《柳葉刀》的研究顯示,端粒長度每縮短 1kb,個體全因死亡風險在統計上顯著增加約27%。與男性相比,女性端粒長度縮短速率更慢,這意味著女性的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更具有優勢,能夠減緩細胞的衰老和死亡。
圖源:鳳凰衛視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覺得女性更長壽的原因都是天注定,其實不然,以下因素是女性壽命普遍比男性更長的后天原因。
健康意識和就醫行為
女性往往更注重自身的健康狀況,更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積極參與體檢和健康管理,更有可能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而男性通常更傾向于忽視健康問題,往往只在疾病已經嚴重發展時才想到尋求醫療幫助,這可能導致男性在疾病晚期才開始治療,增加了治療難度和死亡風險。
生活習慣差異
男性吸煙和飲酒的比例高于女性。2024年中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3.2%,其中男性吸煙率為43.9%,高于女性1.8%。吸煙是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大量吸煙會損害心肺功能,增加患癌癥、心臟病、肺氣腫等疾病的風險。過量飲酒也會對肝臟、心血管系統等造成損害,導致酒精性肝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
圖源:CHTV
情緒管理和壓力應對
女性通常更善于情感表達和傾訴,能夠更好地釋放壓力,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而男性則受到社會觀念的影響,如“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輕易表達內心的痛苦和脆弱,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心理壓力,不利于身心健康。世人不知,“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下半句其實是“只因未到傷心處”,因此,為了健康著想,男性也可以抒發自己的情緒,適當表現柔弱的一面。
針對女性與男性的壽命長短討論,我們不難看到先天條件的確賦予了女性更長生命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后天的生活習慣、健康意識等也是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男性想要彌補與女性之間的壽命差距,不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定期體檢的意識、堅持適當運動。最后,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學會釋放壓力。人不是容器,而是一條允許萬千情緒流過的潺潺河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