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馬志勇
通訊員 賈鵬 李金鑫
仲夏六月,山東樂陵的萬畝棗花競相綻放,一簇簇金黃色小棗花綴滿枝頭,空氣里彌漫著甜絲絲的香味兒,不僅吸引游客聞香而來,更成為全國養蜂人追花逐蜜的 “甜蜜驛站”。
6月12日,在樂陵市朱集鎮棗博園的棗林間,120 多個蜂箱排得整整齊齊,無數只胖絨絨的小蜜蜂,圍著蜂箱撲棱著小翅膀嗡嗡鳴唱,像給棗花唱贊歌。
“一頂帳篷,百多箱蜂”來自河南許昌的路會超、侯艷平夫婦每年都會來到樂陵市朱集鎮的棗林里追花逐蜜。
來自河南許昌的路會超、侯艷平夫婦戴著面網,手腳麻利地從蜂箱里取出巢框,往搖蜜器里一放,金黃的蜂蜜打著旋兒流出來,空氣里瞬間散發出甜香!“這蜜不光甜得上頭,還帶著棗花香兒,嘗一口心里都透亮!” 侯艷平笑紋里沾滿蜜香,路會超擦著額頭的汗,也跟著直樂呵。
作為 80 后 “追花人”,路會超夫婦追花逐蜜已逾十載。“油菜花謝奔櫻花,槐花香盡趕棗花”,跟其他追花人一樣,他們就像 “甜蜜候鳥”,風里雨里追著花期全國跑,每年攜蜂箱跨越福建、山東、內蒙古等10余省,一年搬家10余次。
天一亮,路會超夫婦就圍著蜂箱轉,查蜜蜂、看產蜜。
路會超扳著曬得黝黑的手指算起追花歲月:“上半年從南方向北方跑,下半年從北方向南方跑……一年能跑1萬多公里,這些年加起來,跑了10多萬公里,都能繞地球好多圈了!”
“樂陵是我們心中‘最甜的驛站’。” 路會超說,樂陵是中國金絲小棗之鄉,名氣大,萬畝棗林連方成片,空氣好水清甜,花蜜濃稠透亮。“就像給蜜蜂備好了天然糖漿罐,釀出來的蜜又多又好”。每年 6、7 月,全國 19 個省的“追花人”都往這兒扎堆!他們來這兒不光能采到好蜜,又為棗花進行了天然授粉,保障了金絲小棗的豐產豐收。
由于樂陵環境優美,釀出來的棗花蜜濃稠透亮。
養蜂人的家當很簡單:一頂帳篷支在棗林邊,兩塊太陽能板曬著太陽,鍋碗瓢盆跟蜂具擠在一塊兒,100多個蜂箱有序地排列在棗林間。十來平的帳篷既是臥室、廚房,又是 “工作間”,起皇漿、移幼蟲全在這兒搞定。
放蜂的日子有 “三苦”:裝卸蜂箱累斷腰,長途運輸熬通宵,風餐露宿睡不好。每箱蜜蜂 70 多斤,每次換地方都得人工挑上挑下,肩膀都磨得火辣辣的。可夫妻倆從不喊累,天一亮就圍著蜂箱轉,查蜜蜂、看產蜜,一直忙到月亮爬上樹梢。晚上收工,和其他蜂友嘮嘮嗑,交流養蜂 “秘訣”,或者和家人視頻。看到孩子在鏡頭里蹦蹦跳跳,兩口子笑得比蜜還甜。
十來平的帳篷既是臥室、廚房,又是 “工作間”。
每箱蜜蜂 70 多斤,每次換地方都得路會超夫婦在同行幫忙下挑上挑下。
“我們每年6月初都會準時來到樂陵,今年已是第 10 個年頭。”路會超夫婦感慨道,最讓他們感動的,還是樂陵人的好心和實在勁兒!采蜜這一個月,他們用的水是當地農戶家接的,還時常會收到農戶送的蔬菜,為了保護蜜蜂,農戶也絕不會給棗樹噴灑農藥,澆水時還特意給蜂箱騰地兒。
今年更讓他們驚喜——蜂箱剛安頓好,朱集蜂農合作社就找上門,120 箱蜂蜜以每箱 300 元提前包銷,蜜還沒出巢,15000 元訂金就到賬了!
路會超(右)和朱集蜂農合作社負責人劉猛查看蜜蜂產蜜情況。
“以前采了蜜,還得四處找銷路,現在訂單在手,心里像這棗花一樣踏實甜潤!”路會超笑得合不攏嘴,“每年來樂陵能采兩三噸棗花蜜,掙三四萬塊錢。追花十萬里,最戀的還是樂陵這口甜。”
棗花給蜜蜂蜜源,蜜蜂給棗花授粉,合作社給養蜂人銷路,樂陵的棗花釀就的不止是蜜的甘醇,更是產業興旺的醇厚滋味,越釀越稠、越品越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