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7月2日,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1865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內一片歡聲笑語,以“夢想無界 童啟未來”為主題的走秀活動,拉開了園區首期“帶著孩子來上班”愛心暑托班開班儀式的序幕。云錦、代碼、航天服飾等元素在孩子們的創意走秀中交相輝映,既展現了園區厚重的歷史底蘊與創新基因,更傳遞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匠心傳承。
為幫助園區企業職工解決暑期子女看護難題,秦淮區總工會在南京市總工會的指導下,聯合秦淮區教育局、秦淮團區委、秦淮區婦聯,動員轄區愛心企業力量,在1865園區開辦首期“帶著孩子來上班”愛心暑托班。暑托班開班當天舉行了臨時少先中隊建隊儀式,孩子們挺直脊梁,目光如炬,在組織的關懷下開啟滿載集體溫暖的成長新旅程;園區企業為暑托班贈送公益課程,愛心單位為孩子們發放文具禮包;南京市勞模為孩子們介紹中華門的歷史底蘊和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正式開啟暑期班的第一節課。
暑托班為期28天,分為勞模工匠周、航空航天周、非遺文化周、企業家庭周等四周進行,周一至周五的8:30到18:00為園區職工子女提供帶娃服務。暑托班不僅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素養課以及作文賞析課、美術素描課、書法(硬筆)等常規課程,還在社會各界、園區企業的支持下,通過“共建共治共享”募集特色課程30余節,包含動漫奇緣、“航天知識科普+航天主題繪畫”、非遺植物拓印、神奇的3D打印世界等主題公益課程,為孩子們提供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暑期成長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暑托班精心設置了四大板塊。職場體驗板塊中,每周安排1到2次的父母工作場景參觀活動,讓孩子直觀感受父母的上班環境與職業特點;根據園區企業行業特點設置小小工程師、創意設計師、智能操作員等不同職業體驗區,讓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簡單操作實踐,親身體驗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與樂趣。學習成長板塊包含課業輔導和興趣拓展課程,邀請教師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每天為孩子們輔導暑期作業、解答學習疑問,并開設科學探索、藝術素養、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趣味課程。互動交流板塊通過設置親子互動活動和同伴分享會,增進孩子與父母、與同齡人之間的感情。安全保障板塊則聚焦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人身安全,邀請專業人員圍繞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等主題開展教育活動,并在園區配備專業安保人員對設施設備進行定期檢查。
“工會把暑托班辦到‘廠門口’,孩子能更加了解父母的職業,我們也能安心地投入到研發工作之中。”園區企業職工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眾多職工的心聲。這一由市、區、街道、園區工會聯動打造的惠企實事項目,一經推出便反響熱烈,成為優化營商環境、凝聚職工力量的生動注腳。
從暑托班的童聲笑語到產改沙龍的思維激蕩,從集體協商的理性對話到調解室的溫情化解,近年來,秦淮區總工會以“企呼我為”的擔當,構建起“服務保障—創新賦能—權益維護”三維體系。如今,這套服務體系正加速向全區各大園區延伸覆蓋,在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等園區全面落地生根、面上開花。區總工會的服務網絡已深度覆蓋全區10個核心產業園區,累計服務園區企業超1000多家,惠及園區職工近15萬人次,僅2025年上半年,就在各園區組織產改專題活動、技能競賽、法律咨詢、心理關愛等服務項目超200場次,有效激活了園區發展的“神經末梢”。一幅“企業發展有動能、職工奮斗有奔頭”的生動畫卷,正在秦淮區徐徐展開。正如一位園區管理者所言:“工會的‘軟服務’成了我們吸引人才、扎根秦淮的‘硬實力’。”
(江蘇工人報記者 陶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