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6月30日報道,在美媒福克斯新聞的專訪演播室里,當主持人瑪利亞·巴蒂羅莫拋出精心準備的“中國威脅論”問題時,特朗普淡定回答:“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
隨后,主持人還不死心的污蔑所謂中國存在“盜竊知識產權”等問題時,特朗普則語出驚人的反駁稱:“你認為我們不會這樣對待他們嗎?我們會的,我們也做了很多事情。”面對主持人錯愕的表情,他補上一句更直白的定論:“世界就是這樣運轉的,這是一個骯臟的世界。”
這番回答直接讓美國主持人“一時說不出話來”。而就在特朗普接受專訪的同一周,白宮內部正緊鑼密鼓推進一項醞釀已久的計劃——特朗普即將率領由馬斯克、黃仁勛等數十位商業巨頭組成的“CEO天團”訪華。而這一切的起點,源于6月5日長達90分鐘的中美元首通話。
正是在那次被特朗普稱為“非常積極”的對話中,中方對其發出訪華邀請,特朗普也欣然接受并發出回邀。
對特朗普而言,這次訪問堪稱“如愿以償”。早在年初就職典禮后,他就公開表示要在“百日內訪問中國”,但這一計劃因貿易摩擦升級被擱置。當沙特以萬億美元合作“買走”特朗普任期首訪的榮耀時,特朗普其實對沒能首訪中國耿耿于懷。如今,在經歷關稅戰的硝煙與稀土的戰略博弈后,特朗普終于如愿即將踏上他推遲數月的東方之旅。
特朗普突然對華展現柔軟身段、甚至為華說好話的背后,是美國內日益嚴峻的政治困局。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跌破歷史最低點,僅有43%,同時有53%的受訪者明確表達不滿。自4月宣布“解放日”對等關稅政策以來,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便開啟暴跌模式。
而白宮辦公室內另一場危機正在發酵。6月28日,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美國參議院以51比49的微弱優勢勉強通過辯論動議。這項長達940頁的法案,被民主黨領袖舒默尖銳批評為“不敢向民眾披露細節”,僅朗讀文本就需15小時以上。
更令特朗普團隊焦慮的是,美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顯示,該法案將使未來10年財政收入減少3.67萬億美元,同時推高國債規模2.42萬億美元。面對已經高達36.2萬億美元的國債所帶來的沉重壓力,特朗普政府的目光不得不轉向東方。白宮正試圖復制5月中東之行的成功模式:通過商業大單合作換取政治資本和支持率提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幕僚之間的權力斗爭正為這次訪問,增添新的變數。
據《日經亞洲》披露,美國財長貝森特所代表的對華接觸派,已漸漸壓制住美國務卿魯比奧代表的對華鷹派。貝森特本月12日在美國會聽證會上就表態:“只有真誠合作,中美兩國才能實現大而美的再平衡。”這種務實主義基調獲得美國商界力挺。黑石集團蘇世民、貝萊德芬克等金融巨鱷都出現在隨行名單,本身就是美國商界對華態度的集體投票。
此次美國總統專機將在下半年航向東方,有2個關鍵看點正浮出水面。首先是馬斯克,這位與特朗普公開翻臉的特斯拉CEO若現身代表團,將傳遞冰釋前嫌的信號。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全球產能至關重要,而中國稀土直接關系其電池供應鏈安全。其次,若特朗普選擇接受9月3日中國抗戰勝利閱兵的訪問邀請,將與已確認出席的普京實現罕見同框和會面。這或將成為中美俄三角關系的歷史性定格。
特朗普的北京之行恰似一面多棱鏡——折射出美國政治的現實困境、全球產業鏈的深度交融、以及霸權邏輯在相互依存時代的局限性。當美國豪華CEO天團跟隨美國總統專機,在接下來的某個時刻降落北京首都機場時,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場基于實力與智慧的平等對話,以及大量可以談的共贏合作,而非單方面的讓步和妥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