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蘇琳) 7月3日凌晨,一道道閃電伴著震耳的雷鳴劃亮夜空,把不少市民從熟睡中驚醍。許多人拍下各種角度的“云中蹦迪”并發到網上,宛如科幻大片般壯觀的場景吸引了不少外地媒體關注轉發。來自大連市氣象臺的統計顯示,2日半夜開始至3日6時,大連地區共發生閃電7649次,本次過程西南部近海閃電比較密集。
7649次!面對轉瞬即逝的閃電,大連是如何做到對發生次數統計精確到個位數的?一年中哪些月份雷電發生最頻繁?雷雨天氣中市民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記者采訪大連市氣象部門進行解讀。
據介紹,我市對雷電頻次的統計是由分布在全市的5部閃電定位儀組成的雷電監測網完成的。閃電定位儀是一種監測雷電發生的氣象探測儀器,通過射頻定位技術探測雷電發生的位置、強度、陡度等一系列參數。閃電定位儀采集的數據會實時傳輸至雷電監測中心站,通過專業的系統計算得到閃電發生的精確次數、時間、空間位置等關鍵信息。
根據近五年歷史數據,我市雷電活動主要發生在6月—8月,高發區主要在莊河與普蘭店交界地帶,長興島西部地區,金普新區與市內交界處,南部沿海及東部沿海區域。
■提醒:雷雨天氣請做到躲、避、防、護
當前,雷電活動進入高發期。市氣象部門提醒,社會公眾要及時關注最新的雷電預報預警信息,遇到雷雨天氣時,采取科學的防雷應急避險措施:一是躲,雷雨天氣,能躲則躲,盡量不要外出,如在室外,應盡快躲到有防雷措施的安全場所;二是避,避開可能遭雷擊的物體和場所,使自己及其隨身攜帶的物體不要成為雷擊的“愛物”;三是防,在室內要關窗、關閉電源、拔下插頭、遠離管線,防止雷電入侵造成傷害;四是護,如果雷電來勢洶洶,在室外無處可躲,要降低重心和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保護自己,避免和減少雷擊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另外,各單位、部門尤其是通訊、電力、石化等防汛重點單位應按照防雷技術規范做好重點設備的防雷安全檢測和維護工作,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