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雨
港股開閘,魚龍混雜。
6月16日,就在公司大股東瘋狂減持套現之際,拉卡拉突然宣布要在香港聯交所尋求上市。
不討論也不揣摩公司究竟在打什么算盤,只聚焦投資價值、發展前景和潛在風險,拉卡拉這個盤,恐怕不好接。
【主營業務上限基本被鎖死】
2024年,拉卡拉的營收為57.59億元,同比2023年下降3%,凈利潤3.51億元,同比2023年下降23%。
進入2025年,拉卡拉的業績還在加速下滑,一季度營收13億元,凈利潤1.0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3%和52%。
把時間進一步拉長,拉卡拉的利潤率在過去一些年也完成了斷崖式下滑。
2020年,其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是40.9%和16.9%,到2024年已經降到30%和6.1%。
拉卡拉業績如此拉胯,并非公司自身不努力,而是行業大環境決定的。
首先,行業已經進入瓶頸期。
從營收結構來看,拉卡拉的業務分為支付業務、科技服務業務、其他業務三塊,其中支付業務是絕對大頭,2024年營收占比接近90%。
所謂支付業務主要指的是B端收單,拉卡拉的收入來自扣除發卡行和清算組織服務費之后的收單凈收益,收入多少由商戶的交易規模和平均收單凈費率共同決定,但這兩方面現在都不怎么給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社零增速3.5%,消費市場增長較為平穩。拉卡拉要想通過市場大幅擴張來實現交易規模增長,似乎走不通了。所以盡管公司拼命獲客,2024年公司服務了63個細分行業近3000家中大型行業客戶,客戶數量同比大增98%,但這依然無法對沖交易規模的下降。2023年,拉卡拉支付交易金額4.51萬億元,到2024年已下降到4.22萬億元。
與此同時,整體內卷的行業環境使得費率也越來越低。兩大負面沖擊相乘,盈利加速下跌也就合情合理了。
其次,拉卡拉的生態位和競爭力也不行。
國內支付市場現在有三大梯隊,第一梯隊是銀聯、支付寶和騰訊,三巨頭合計占了大約66%的市場;第二梯隊是快錢、寶付、易寶支付、蘇寧支付這些腰部企業;拉卡拉處于“第三世界”,據統計這個級別和體量的公司現在大約有160家,它們共同分享不到20%的市場,這個競爭烈度有多強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拉卡拉基本盤的上升空間基本已被鎖死。在這種背景下,拉卡拉想要實現突圍就必須另起爐灶,重新尋找新增長極。
【跨境支付概念華而不實】
在中國企業出海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共同催化下,跨境支付概念今年以來在資本市場越來越受到資金關注,前幾天穩定幣橫空出世,給跨境支付又添了一把火。
拉卡拉從中看到了希望,于是開始朝這個方向包裝自己。在赴港上市的提示性公告中,拉卡拉將此次香港上市的戰略意圖定義為打造國際資本運作平臺,加快數字貨幣在跨境場景的應用。
表面上看這個邏輯很硬、故事很性感,2024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約64萬億元,同比大增23%,人民幣已經是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第三位貿易融資貨幣。但細究下來,拉卡拉的包裝根本經不起推敲。
首先,留給拉卡拉這種公司的蛋糕非常有限。
去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64萬億,其中有52萬億(占比超80%)被銀行系組成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直接吃掉,剩下的市場還得先由阿里、騰訊、京東這些公司瓜分,最后才能輪到拉卡拉,想象力一般。
其次,即便高增速,業務體量對公司整體盤子的拉動也杯水車薪。
2024年,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額492億元,只占公司總支付交易金額的1.16%。公司沒有披露跨境支付業務具體的營收情況,但以連連國際亞馬遜收款0.4%的頂格費率來計算,去年拉卡拉跨境支付業務產生的營收還不到2個億,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只有大約3.5%。去年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額的增速是14%,今年就算公司這塊業務實現翻倍增長,也激不起什么浪花,甚至新業務的增長可能都無法覆蓋主營業務的下滑。
事實上,拉卡拉的新故事連公司自己人似乎都不愿意相信。
今年4月,拉卡拉股價大漲,5月,公司第三大股東、同時也是創始人兄弟的孫浩然就迅速拋出減持計劃,減持數量不超過1927萬股。而根據股權信息,孫浩然總共持有拉卡拉1927萬股。換句話說,公司第三大股東可能已經準備清倉離場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7月1日晚間,拉卡拉再發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計劃于7月23日-10月22日減持公司不超過3%的股份……
除了以上這些,拉卡拉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就是公司路子可能比較野,歷史上有不少劣跡和污點。
2023年4月,拉卡拉突發公告承認公司收單業務中存在“跳碼”。“跳碼”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將刷卡的A類商戶(標準商戶)變為B類商戶(優惠類)或者C類(公益類),最后按照標準類商戶的費用率收取手續費,但按照低費率商戶的費用率去跟發卡行和銀聯結算,以此來獲取利益。
東窗事發后,拉卡拉需要按照相關協議退還涉及資金,這讓公司業績突然爆雷,凈利潤從2021年的10.8億元直接變為2022年的虧損14.37億元,股價也因此暴跌。
2023年,因業務違規,拉卡拉被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罰款875.4萬元。2024年,拉卡拉又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等先后處罰,罰款合計800多萬。
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首發募集資金累計超1000億港元,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水平。這種寬松的融資環境的確給了更多企業上市的機會,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是一個無限輸出的提款機。
經營萎靡,股東“跑路”,監管風險,這樣的公司,誰敢接?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