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高原、山地多,地勢起伏多變,境內共有山洪危險區3196個,地災隱患點2680個,是全省乃至全國山洪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受威脅群眾達40萬人,木里縣、布拖縣山洪泥石流等各類災害易發多發頻發,應急管理工作任務艱巨繁重。涼山州以專班模式實現防汛防地災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建立了一套全環節、全鏈條的制度機制,在應對6月18日強降雨中,涼山州共實現2起山洪災害成功避險,避免9戶29人因災傷亡。
一、木里縣倮波鄉“6·18”山洪泥石流災害成功避險
6月18日14時50分,木里縣氣象臺發布短臨預報,預計未來2小時倮波鄉部分地區降雨量將達到5-20㎜,州、縣專班立即開展調度抽查,“點對點”發送預警信息659條,要求加強巡查,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果斷組織群眾撤離。15時10分左右,磨子溝村監測員巡查時發現溝道水位陡升、水體渾濁且夾帶雜物,敏銳判斷存在山洪災害風險,按程序上報倮波鄉人民政府及縣防汛專班、縣級聯系領導。縣防汛專班與倮波鄉人民政府、部門包村督導員迅速通過電話對接會商研判后,責令相關責任人立即組織危險區群眾轉移避險。15時30分左右,磨子溝村陽山組危險區39戶89人已全部撤離至安全地帶,并安排村組干部值班守護,嚴防人員擅自返回。州防汛防地災專班隨后對木里縣開展短臨視頻調度,了解降雨實況及避險轉移情況,督促做好人員管控等工作。15時50分,木里縣倮波鄉磨子溝村陽山組暴發山洪泥石流,洪水裹挾著泥漿、雜物沖入房屋,由于州、縣預警預報及時,村組監測員敏銳發現災害征兆并及時報告處置,鄉鎮政府處置果斷,第一時間緊急轉移受威脅群眾39戶89人,成功避免了5戶17人房屋受損的農戶因災傷亡。
據統計,此次災害共造成39戶89人受災,損壞房屋5間,損毀畜圈4間、土地120畝,7座便民橋、5000米飲水管道、4座防火水池、5000米通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均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約722萬元。
二、布拖縣特木里鎮“6·19”山洪災害成功避險案例
6月19日05時10分,布拖縣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州、縣專班立即開展調度抽查,“點對點”發送預警信息837條。10時30分,洛日村監測員巡查時發現溝道水位陡升、水體渾濁且夾帶雜物,敏銳判斷存在山洪災害風險,立即按程序上報特木里鎮政府及縣防汛辦。縣防汛辦與特木里鎮政府迅即會商研判,責令相關責任人立即組織危險區群眾落實轉移避險。洛日村、特木里村相關責任人收到轉移指令后,立即通過手搖報警器、銅鑼等方式通知危險區內村民,監測員、包村干部同步逐戶逐人開展“喊醒叫應”。11時10分,洛日村2組危險區20戶112人、3組120戶370人,特木里村5組危險區20戶83人全部撤離至安全地帶,并安排村組干部值班守護,嚴防人員擅自返回。11時30分,布拖縣特木里鎮洛日村溝道暴發山洪,洛日村33戶,特木里村14戶居民房屋進水,不同程度受損,其中4戶房屋處于低洼地帶,受洪水影響進水嚴重,進水高度達60厘米以上,且水位仍持續上漲,房屋內家居設施被洪水沖走或浸泡漂浮。由于州、縣預警預報及時,村組監測員敏銳發現災害征兆并及時報告處置,鄉鎮政府處置果斷,第一時間緊急轉移受威脅群眾160戶565人,成功避免了4戶14人房屋受損且進水嚴重的農戶因災傷亡。
據統計,此次災害共造成47戶186人受災,農作物受損85畝,4間房屋進水嚴重且由于洪水影響出現裂縫,3座便民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約100萬元。
這是2起典型的監測員發現變形跡象、鎮縣動態跟蹤預判、基層處置果斷的山洪災害成功避險避災案例。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省、州、縣高度重視,層層抓責任落實,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分管領導坐鎮指揮,“三長兩員”及時下沉,鄉鎮、村組駐守一線,多線發力、協作配合,確保“三個撤離”“三個避讓”執行到位。二是搭建“州、縣、鄉、村、組、點”六級預警傳遞機制,逐級發布預警信息至受威脅群眾,點對點喊醒叫應,確保預警傳遞直至末端;鄉鎮、村組動態巡查,根據發災跡象果斷轉移,充分發揮了基層、前端第一時間響應的重要作用。三是州、縣氣象部門加密監測頻率,及時發布短臨預警信息,專班動態開展調度,實時安排部署防范應對工作,跟蹤落實情況,確保轉移避險閉環管理。
來源:涼山應急管理
編輯:何君
責編:楊艷
編審:阿比伊木
終審:蔣映春
精彩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