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運簽#
7 月 4 日,特朗普對記者表示,美國正繼續(xù)向烏克蘭供應武器,盡管美國庫存已經告急。他還提到,“我們在與他們合作,試圖幫助他們,但你知道,拜登耗盡了我們自己的國家。”
而就在幾天前的 7 月 1 日,《政治報》報道稱,因美國庫存告急,已暫停向烏克蘭供應彈藥和武器。白宮發(fā)言人安娜?凱利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證實了這一決定,并指出這是為了將美國利益置于首位。
當地時間 7 月 3 日,普京與特朗普進行了約一小時的通話。俄方表示,兩人的談話 “在同一頻率上”,務實且具體。普京在通話中指出俄羅斯愿意繼續(xù)與烏克蘭的談判進程,特朗普則提出了盡早結束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問題。
不過,雙方通話未涉及美國停止對烏武器供應這一議題,也沒有討論俄烏伊斯坦布爾第三輪談判的具體日期。特朗普自己也表示,通話討論了伊朗和烏克蘭沖突,但未取得進展,還稱伊朗希望對話。
特朗普在此時稱美國繼續(xù)向烏克蘭供應武器,耐人尋味。一邊是美國已暫停供應彈藥和武器的事實,另一邊是特朗普強調持續(xù)供應,這其中的矛盾或許與政治立場有關。
《防務新聞》獲取美國陸軍部長沃姆斯備忘錄:155毫米炮彈庫存只剩戰(zhàn)前15%,雷神公司生產線因零件短缺減產40%。烏克蘭日均消耗6000發(fā)炮彈,美國月產量僅3萬發(fā)。這解釋了為何7月2日福克斯新聞拍到肯塔基州軍列原地滯留——車上M2步兵戰(zhàn)車本該運往烏克蘭。
從實際情況看,美國庫存告急是不爭的事實,暫停供應也是為了優(yōu)先保障美國自身利益。特朗普的表態(tài),更像是一種姿態(tài),既想安撫國內鷹派,維持美國在國際上對烏援助的形象,又要對俄釋放緩和信號,還想借此批評前任政府,為自己爭取政治加分。
對于烏克蘭來說,美國的這種表態(tài)或許能帶來一絲心理安慰,但實際的武器供應能否持續(xù)還是未知數。而俄羅斯與美國領導人的通話,雖然提到了希望結束軍事行動,卻未在關鍵問題上取得進展,這也意味著俄烏沖突的解決仍面臨諸多阻礙。
特朗普的這番話,說到底是政治博弈的一種體現。在庫存告急的背景下,他的表態(tài)更多是為了自身的政治需求,而非單純從烏克蘭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這也讓人們看到,國際政治中,很多表態(tài)背后都有著復雜的利益考量和政治算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